第八课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查找“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有关材料。2、指导学生查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的时间、内容、意义及历年我国3.15的主3、指导学生收集身边的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五分钟(二)、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大家都看过《小鬼当家》吧?一定还对小主人公麦考利机智勇敢的表现记忆犹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欣赏《小鬼当家法律篇》。我们要随着身边的“小鬼”──李华一起来学习公民在经济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消费者权益,即“上帝”的权利。(三)、新课教学:1、重要的“上帝”(用时10分钟)设置情景:李华在超市买东西,明确李华在超市里的身份是消费者,即“上帝”。活动一:分析讨论:消费者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因此“上帝”的权利与我们息息相关。)(教学说明: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不要太书面化。)2、“上帝”的权利(用时12分钟)情景二:倒霉的“上帝”请学生欣赏诗歌《倒霉的上帝》,并对照课本分小组讨论: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吗?(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品中的情景,结合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讨论掌握“上帝”的九大基本权利。)(教学说明:在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附录一:《倒霉的上帝》倒霉的上帝,经常要碰壁。入门遭白眼,冷落是惯例。问话不搭理,多问挨训斥。进餐像讨饭,购物似行乞。花钱买罪受,生一肚子气。更会遭横祸,竟然犯嫌疑。搜身兼审讯,翻兜又脱衣。无端受侮辱,真令人发指。说是敬神明,纯属哄骗你。附录二: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种类:1)、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2)、欺行霸市,强买强卖(3)、漠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4)、在服务领域,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日益严重3、知识巩固:师生共同完成。(用3分钟)4、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用时:2分钟)5、课堂练习:(用时:5分钟)三、板书设计:第8课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1、重要的“上帝”2、“上帝”的权利(1)安全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