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教育研究摘要:为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创新教育理论、强化实践教育、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等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满足目前社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关键词:木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得到了很大锻炼[1],使得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成为企业需求的目标[2,3],故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因此,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都要求比较高,注重实践和应用,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对此,本文结合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创新教育理论、强化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坚持“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加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1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5]。我校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比较侧重实践教学方面,对其具体实施方法还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就当今形势,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实验教学方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模式,其中部分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由于实验课的上课学生数量较多、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实验课多是附属于理论课,实验课时较少,所以,一般在上课时,一组有多个人,会造成“一人动手,多人旁观”的局面;而且,实验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创新性,容易使学生对实第1页共4页验过程失去兴趣;另外,各实验课程之间没有连贯性,相互独立,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导致实验资源难以得到综合利用。其次,在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方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而且由于缺少平台或者企业的支持、帮助,使得一些研究成果只能在实验室中完成,而没有办法在企业生产中得到验证。最后,实习方面。实习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到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能力的活动[6]。但由于实验设备数量较少,实习质量很难保证。而且,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经费不足,时间较短,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自己动手实践,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2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措施基于上述在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五项改革措施。2.1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7]。通过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发现和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方法,从而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优秀人才[8]。我国陶行知先生1934年就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创新思想离我们很近,它并不神秘。准确恰当的理论对创新实践有必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创新教育才能成功[9]。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发现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2.2强化实践教育。创新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各方面发展,它是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普及性的一种教育,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的实践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极其重要,建立融校内模拟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10,11]。应该立足专业,突出实践求创新,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双创”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等方式,开展实践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第2页共4页2.3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校应该加强与工厂、企业的合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