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生物入侵者》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3、培养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园,保护美丽环境而努力。【课前预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入侵()归咎()厄运()酝酿()()五色斑斓()()失衡()监控()劫掠()藩篱()2.解释课文的上下文解释词语。(1)栖息:(2)无动于衷:(3)在劫难逃:(4)束手无策:(5)五色斑斓:(6)啸聚山林:(7)归咎:3.了解作者梅涛,196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我国当代科普作家。4.感知文本思考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对文本的预习,完成如下问题:(1)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有哪些?(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有哪些?5.课前搜集: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课堂学习】学习先知:教你怎样学习科普知识的说明文一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二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三要掌握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科普说明文通常采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向读者介绍。★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哪些知识?(注意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性地分条说明)2、综合作者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科普知识,你觉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思考: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三、知识积累,拓展延伸1、你知道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2、假如你是一名环保局长,你打算用什么措施有效制止生物入侵,从而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经济损失?★四、学以致用,有效训练天使也会变魔鬼①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②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一例。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它物的豆科多年生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绿化先锋,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而且因其茎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也可作为轻纺工业以及造纸业的原料;葛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1930年美国引种葛藤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真是谁人不夸葛藤好!③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长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项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然而其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④在我国,最有名的生物入侵事件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美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它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使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地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城,只要条件适合,即以势不可当之势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让人类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⑤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