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精神和党诞生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中国的青年节呢?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导火线。2.五四爱国运动的具体情况如何?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其诞生的经过如何?5.中共一大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1)爆发原因: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地爆发了。(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运动经过:(1)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2)地点:北京。(3)参加者: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4)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5)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6)发展:1919年6月,上海工人参加斗争。(7)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3.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4.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3)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干部和组织基础)。诞生:(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嘉兴。(3)参加人员: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4)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5.中共一大主要内容:(1)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填表:五四运动导火线经过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领导者发展中心主力前期后期成果意义3.填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4.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5.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