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3、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教学过程模块一:明确目标教学板块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鲁迅先生写的《社戏》,在那里我们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农家少年朋友;感受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无私;更体会到儿童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童年的另一番天地。。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2.能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3、能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模块二:疏通文意教学板块2:疏通字词疏通字词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珊瑚()攒()豁()敛()脑髓()陌生()鉴赏()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书塾()2、解释下面的词语的意思:确凿:轻捷:缠络:鉴赏:人迹罕至:渊博: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教学板块3:了解背景疏通了字词,只是扫除了文字上的障碍;要读懂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文章,还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朝花夕拾》介绍鲁迅教学板块4:概括内容概括内容听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根据文章标题提示,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2、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情。(现场老师组织学生听课文录音,完成听读任务。时间约15分钟)从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1-8)百草园的乐园生活:(10-24)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2)有趣景物(10)书屋陈设(3-6)传奇故事(11)先生印象(7-8)雪地捕鸟(12-16)询问怪哉(17-20)后园寻趣(21-23)师生读书(24)做戏画画模块三:梳理结构梳理结构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先分析整体顺序,再分析局部顺序)2、文章的第9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把它归在哪一部分比较合适?(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速读,梳理结构。时间约5分钟)第9段从儿童的视角,以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猜测。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的稚态和依依惜别的深情。所以,它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在结构上有一个过渡作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模块一:课时目标教学板块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1、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2、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3、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模块二:品味写景状物教学板块2:品味特殊句式品味写景状物: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了。)教学板块3:品味写景状物品味写景状物再读课文第2段:1、划出文中所写的景物和它们的特点。2、想一想,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景物。不必说春碧绿菜畦光滑石井栏高大皂荚树紫红桑椹也不必说夏鸣蝉长吟肥胖黄蜂伏轻捷叫天子窜单是秋油蛉何首乌蟋蟀木莲蜈蚣覆盆子斑蝥教学板块4:看图背诵课文模块三:品味动词准确性教学板块5:研读捕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7、8两段,用课文内容填空: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先不直接写,而是先写(拍雪人和塑雪罗汉)的不相宜,突出雪地捕鸟的无穷趣味。品味动词准确性:细读课文第7段:划出描写捕鸟的动词,然后用手边的物品做道具,边模拟捕鸟的动作,边复述捕鸟的过程。教学板块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情节完整,形象生动)(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时间5分钟)思考:童年时的作者站在静悄悄的百草园里,想着长妈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