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15课第2节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课题课时本学期第___课时日期本单元第_课时课型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知识记熟: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特征是什么?)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联系是什么?3.怎样做到防微杜渐,遵纪守法?知道: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重点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联系及启示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学习流程一、课堂检测:复习检查提问1.不良诱惑的危害是什么?2.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二、时政新闻跟踪:3月25日下午,结束了海牙核峰会之旅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了就任后的首次法国之行。在为期两天的法国行中,首站便是该国东南部城市里昂。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课堂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不良诱惑对我们危害很大,而不良诱惑又会导致不良行为产生,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会使我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四、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法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①②③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①②是什么?3.怎样做到防微杜渐,遵纪守法?①②③学生站立记忆,记熟的坐下,给全部完成的小组加1分小组时政报道,注意纠正学生语言和内容方面的问题学生对照目标自学课本,并找出4.有一般违法走向犯罪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①②③④五、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一)什么是法律?1.学校制定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不是法律。(规则)2.一妇女不顾门卫的制止将自己的宠物狗带入饭店,遭到一片谴责声。这位妇女的行为时违法行为吗?(道德)3.青岛市原市长杜世成贪污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法院对杜世成的制裁说明了什么?(法律)结论: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则、纪律、道德,这些与法律有区别,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符合以上特征的行为为法律。(二)阅读课本56_57魏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事例,结合课本P58、59正文思考回答:1.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以下内容,学生讨论填表,记忆:内容名称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的法律受到的处罚不同点一般违法犯罪相同点说明问题答案。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代表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师生对正答案,学生在课本上补充修正。学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快速记忆提问评价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后记忆的道理教师总给:“勿以善小而不为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必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共同探究:出示两则案例(案例见课件),让学生分析体会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四)活动在线:见课件漫画1.遇到画中的这情况,自己会怎么做?2.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偶尔做一次可能就会有第二次,不良行为发展下去就会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什么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请同学们速度白板上的文字,并对照自己,反思是否有以下行为。(五)读一读,读课本60页相关链接(用白板方式出现,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加深印象),了解什么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六)警钟长鸣: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实了社会上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问题:1.陈某的哪些行为是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读材料回答问题快速回答解决学生出声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材料自我反思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