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法制局经验材料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管理领域作用的日益凸显,为保障规范性文件这一隐性权利资源的运用更加规范、合法、合理、有效,国家及省政府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公布、备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xx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确立并落实了规范性文件的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公布、备案、清理等制度。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颁布以来,采取多策并举,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新机制。一、多渠道、多方式查处违法规范性文件,以典型案例强化监督意识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是加强政府层级监督的重要体现,为履行好这一职能,xx市政府广开监督渠道,通过受理公民投诉、跟踪媒体报道热点问题,主动监督检查、开展备案审查等方式,积极查处违法规范性文件,加大违法规范性文件的处理力度。截止目前,我们共发现并查处违法规范性文件16件。同时,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制发了两期《行政执法专报》上报市委书记、市长、各位副市长、秘书长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期侧重于对市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违法情形进行评析;一期侧重于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政府规范性文件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确认等进行评析。详实的案例、客观的分析得到了各位领导的认可。二、通过查处社会热点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文件,建立并启动社会公众对规范性文件提请审查的监督机制2008年10月底,xx市教育局下发《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郑教明电〔2008〕305号,以下简称305号明传电报),要求各学校食堂从员人员重新体检,取得市教育局所属保健站的健康证后方能上岗。该规定一出台,立即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大河报》热线部记者向市政府提出审查的投诉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派专人对305号明传电报进行审查,限时办结。经依法审查,对其中要求xx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由xx市教育第1页共4页局保健站体检合格后并出具健康证才能上岗的内容,认定违反了《XX省食品卫生条例》第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由所在单位负责组织,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者,由所在单位予以调离”的规定。另外,该规定又增加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从事学校食堂工作的条件,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规定。针对上述违法内容,市政府责令市教育局立即改正,并在全市范围内对市教育局制定违法规范性文件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批评。市教育局立即撤销305号明传电报,对明电的起草、审核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在《大河报》上公开承认305号明传电报存在超越权限、内容违法等情形,立即停止了各学校的体检、办证工作,对办完证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予以退费处理。随后,《人民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东方今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畅通社会公众提请监督规范性文件的渠道,确立了规范性文件监督的地位,提高了社会公众监督规范性文件的意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三、编印违法规范性文件案例评析,提高规范性文件监督水平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靠政府法制机构的力量,还应当提高政府机关尤其是各级领导依法制定规性文件的意识。为此,我们对所查处的违法规范性文件进行归类整理,汇编成册。《违法规范性文件案例选编》对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分类,按违法情形分成政府越权、违法授权、政府部门滥用职权、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违法设定收费等类型,并对每一违法文件从案件基本情况、违法内容分析和认定、处理意见、纠正情况进行全面的阐述。既写明了违法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指出了存在的违法内容,又详细分析违法内容的违法情形,更明确提出了应当改正的措施。对政府机关开展规范性文件监督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案例选编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全市依法行政大会上,印发至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各行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手中,为基层政府开展规范性文件监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