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敢于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消费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并且能够运用合法的方式解决具体遇到的消费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维权意识。教学过程※课前延伸案※【课前热身】学生准备:①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搜集不合格产品并拍成图片,如果家里有不慎购买的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准备实物。②查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课堂探究案※教学环节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新闻热播,感悟导入活动二:生活调查,探索发现【活动一:新闻热播,感悟导入】播放当前新闻热点事件:《舌尖上的安全——山寨食品大玩模仿秀》思考:面对此事件,你想说些什么?这对我们消费者提出了什么要求?【活动二:生活调查,探索发现】1、在你的消费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与经营者发生争执的事?你是如何处理的?2、你知道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吗?作为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活动三:情境再现,寻找方法】情境剧表演:《小丽的烦心事一》学生谈观视频的感受,顺势导入本课话题。要求:1、学生可以直接简要讲述事件过程、或将事先准备的不合格产品图片或家里不慎购买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展示说明。2、学生自学课本第116页正文和117页相关链接,将相关重要的信息找出。活动旨在搜集当前社会热点新闻众多无名厂家山寨“江中集团猴菇饼干”的新闻案例,激发学生探究本课话题的兴趣,为下一步探究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活动二导入视频案例的播放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内心的共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讲述自身经历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还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故事概要:一天,中学生小丽和几个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刚出校门不远处就听见有人在大声叫卖农夫山泉,小丽和几个同学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小丽看见这是自己经常喝的农夫山泉价格要比超市里便宜多了,小丽和同学争先恐后的购买,结果在半路上,小丽和几个同学就开始肚子痛起来。他们几乎同时意识到是矿泉水的问题,再仔细看瓶子上面的商品包装哪里是“农夫山泉”,原来是“农夹山泉”。思考:在这次“矿泉水”事件中,小丽和同学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过渡: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瓶假矿泉水,却很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到底谁该为小丽和她的同学受到的侵犯负责?是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还是每一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延伸:国家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2014年3月15日正式颁布并实施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拓宽了消费者维权之路。情境剧表演:《小丽的烦心事二》故事概要:小丽和同学返回小商贩的摊点质问老板卖给他们的矿泉水是假冒伪劣商品,但老板拒不承认,学生们没有凭据,引发了不同的解决方式。部分学生参与小品表演,其它学生观看小品并思考问题:在这次“矿泉水”事件中,小丽和同学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谁来为他们负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选择忍气吞声还是依法维权,通过情境剧(二)的进一步发展,展现在学生面前有三种选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纠正以往在消费经历中所出现的错误行为,引导学生总结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教师再出示一些当下市场环境中权益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部法律,了解该法中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为今后维权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活动三第一部分意在通过情境剧表演和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小丽和同学作为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然后从追溯“农夹矿泉水”的来源入手,从承担责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三者的正确社会行为,总结出以诚信为原则共同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这一重要观点,以实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活动三中的第二部分学生小组内讨论三种选择的不同结果,旨在从辨析中明确其利弊,取其最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