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1.答案:A。外铄论2.答案:C。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3.答案:C。道德意志4.答案:B。1986年5.答意:D.群众性活动6.答案;C。7答案B。维生系B2。8.答案:A。联觉9.答案:D。学习爱好10.答案:A。上位学习师11.答案:C。精加工方略12.答案:B。移情13.答案:B。正式的课程14.答案:C。启发性原则15.答案:A。知识与技能目16.答案:B。螺旋式17.答案:C。课程原则18.答案:A。练习法19.答案:A。延迟评价20.答案:C。综合课程为主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21.参照答案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原因:(1)生物遗传原因(2)社会文化原因(3)家庭教养方式(4)学校教育原因(5)个人主观原因22.参照答案小学德育的实行途径:(1)思想品德课余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6)班主任工作23.参照答案(1)教育教学设计能力(2)组织与实行能力(3)鼓励与评价能力(4)沟通与合作能力(5)反思与发展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24、参照答案第一问:教师与家长的冲突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材料中冲突的原因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沟通观念和行动的偏差,使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信任危机。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益佳,可免费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全套资料。教师总是以这种专业人士的姿态出现,凌驾在家长之上,那么在沟通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描述学生体现的好坏。材料中,教师以专业人士的态度来指责小明的问题出目前父亲身上,而家长则将教育的责任所有都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阐明两者存在信任危机。(2)沟通技巧的缺乏,使沟通无实效。教师跟家长沟通时,偏重指责、命令,很少运用引导、鼓励的措施;有些教师不能巧用非语言的如声音、表情、体态等传递信息的措施。材料中,老师引用“养不教,父之过”这种指责的言语,势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益佳,可免费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全套资料。(3)沟通过程缺乏计划性,错失沟通时机。教师应当在沟通渠道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沟通计划,要及时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和家长关怀的问题,抵达早发现、早处理。材料中,小明的成绩出现了严重下滑,已经导致了不良后果,在老师和家长沟通时出现了对问题的不一样见解,假如能做好计划性沟通,双方到达对问题的一致见解,也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优势互补,对一种人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一种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成果,学校和家庭的亲密合作,不仅是增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规定。第二问:家访是班级管理者与家长交流的十分重要的方式,也是班级教育力量协调的好措施,是班主任与学生个别家庭进行交流,以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家访注意事项:(1)不以告状为目的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交流信息,为每一种学生的发展发明最佳的家庭和班级合作的条件,而不是“告状”。材料中,顾老师带着指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益佳,可免费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全套资料。(2)要保持诚恳态度班主任态度要诚恳,尊重学生和家长。在家长和学生面前,班主任的地位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因此家访中应态度谦和诚恳。材料中,顾老师凌驾于父亲之上,是欠妥的。(3)要承担责任家访不是简朴告知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而是要与家长一同努力共同增进学生成长,因此班主任要承担责任,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协助。材料中家长和顾老师都推卸责任,缺乏责任意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学益佳,可免费获取教师资格证面试全套资料。(4)要守时、守信要建立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家长充足信任班主任。守时守信是基本的规定,是班主任必须做到的。材料中,家长和老师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25.参照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遵照了启发性原则和理论联络实际原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索,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