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4026)主编:罗礼平、潘日明编写:郑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月《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4026)指定用书:《设计美学》徐恒醇着清华大学出版社7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规定《设计美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检查学生对设计美学理论掌握状况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对怎样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措施。本课程重要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围论、符号体现论、风格变迁论等内容。设置本课程详细的目的规定在于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步,系统地理解设计美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继而建立起一种现代性的、面向文莱的、开放的设计观,更好的做出高质量的设计。二、考试目的考核要点(一)第一章形态构成论1.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2.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3.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4.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二)第二章功能转化论1.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2.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3.功能转化原理4.审美发明与意象生成(三)文化整合论1.文化的形态构成2.设计文化的构成3.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4.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四)审美范围论1.形式美2.技术美3.功能美4.艺术美5.生态美(五)符号体现论1.符号与传播2.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3.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4.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六)风格变迁论1.风格范围的内涵2.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3.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4.装饰的审美趋向三、有关阐明和实行提议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贯彻,特作如下阐明和实行提议。(一)有关考试目的的阐明为使考试内容详细化和考试规定原则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一定的考核要点,这些要点便可视作考核目的,目的在于使应考者可以明确考试内容和规定,更系统地学习本科目,也使社会助学者可以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步,可以愈加明确其命题范围,从而比较精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精确度。《设计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波及知识内容广泛的科目,在本大纲考核规定中,按照考核要点提成若干部分规定应考者应到达的能力层次规定,应考者应全面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识记与理解相结合。(二)有关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美学》,徐恒醇,清华大学出版社,7月第一版。(三)自学措施与社会助学提醒无论是应考者还是社会集中辅导,应以本大纲对知识点与考核要点做出的规定为纲,认真专研制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规定,重点把握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和文化整合论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美学理论基础,以及学生的理论思辨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意识。孤立地识记某些零碎的知识点是无助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的。应考者应能把各章节内容融会贯穿,领会这一门课程的基本精神和整体脉络,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所有考试内容和知识点。(四)有关命题考试的规定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的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规定。考核内容应覆盖到各章,并合适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构造。考试难易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教难占30%、难占20%。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不是一种概念,在个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一样难度的问题。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几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15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美学》课程考试习题集(课程代码04026)主编:罗礼平、潘日明编写:郑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月《设计美学》课程试题纲要一、名词解释1、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构造有关联的外在特性。P122、构造:产品中多种材料的互相联络和作用方式成为构造。P143、构造的层次性:是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的不一样,它的构造也许包括零件、组件、部件等不一样从属程度的组合关系。P154、构造的有序性:是指产品的构造要使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