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尼克松》是一部由奥利佛·斯通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琼·艾伦/艾德·哈里斯主演的一部传记/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尼克松》观后感(一):7.5分又看了一遍《尼克松》,奥利弗·斯通导演。第一次还是在上大学时看的。当时留下印象的,除了“四条人命”,还有基辛格与毛聊天时说的“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只能打7.5分,虽然拍得认真,但导演不理解:因为水门事件把他赶下台,是对的;但有的美国人反越战、反伊战、反阿战,是自私而愚蠢的错误。《尼克松》观后感(二):不够了解历史已经看了好多OliverStone的政治电影了啊,这部虽然格局不大但在电影层面是野心不小,很多高超的剪辑技巧充斥着整个三个半小时,时间上的混剪非常复杂,面面俱到。AnthonyHopkins的表演很吸引人,但是我毕竟对尼克松这个人不了解,说不上还原度有多高,所以对整部电影的代入感总是有所欠缺。《尼克松》观后感(三):让功过随风而去……7.8一个国家的闹剧,一个人的悲剧。这部电影从不同侧面刻画了尼克松这个在美国政治史上极富争议的一个人物。我没有见过太多其本人的影像资料和言谈举止,所以无法判断霍普金斯表演的近似程度。不过这部电影中的尼克松,却让我屡次想起了现任美国总统……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啊。影片最后对他的定论还算中肯,毁誉参半,让功过就随风而去吧。《尼克松》观后感(四):Nixon是个伟大的总统可能导演太libral,把Nixon描绘成这个样子。而且对史实也不尊重。越战的胜利结束,体面结束,是当时美国的主流民意,不然Nixon不会以压倒性的胜利连任,跟本不是什么所谓体制作怪。在林肯像下面Nixon被几个孩子bs的情节也很搞笑。Nixon的一生是顽强奋斗的一生。即使水门下台后也努力著书,留下了伟大的著作。导演对他和历史没有任何尊重才拍出这等片子《尼克松》观后感(五):有点失望反映水门的电影以前也看过AllthePresident’sMen,从讲故事的角度比Nixon这方面讲的就有意思多了。总的感觉此片有不少避讳之处,3个多小时看完之后很多东西还是一团浆糊,在Stone的作品里算差的了。当然自己毕竟对这段历史也是不够了解。:敢情Nixon当选之后,也来了段“yeswecan...wecan...”,雷。(01h’19m)不过没用排比句,这点比不上Obama同学,呵呵。《尼克松》观后感(六):尼克松影片人名太多,而且对美国历史不甚了解,看到最后没看懂,不太清楚影片对尼克松的褒贬态度,林肯纪念堂里的对话感觉是对尼克松采取褒扬的态度,但是他最后表现却又不像,猪湾事件到底有什么内幕,为什么尼克松对此讳莫如深也没看出来,影片时间很长,看的时候太困了,昏昏欲睡……中美外交变成了黑帮老大聚头?这一点对当时的描述实在是不敢苟同啊。越战,美国消耗的炸弹比二战的总和还多?亚洲人都不怕死吗?《尼克松》观后感(七):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尼克松!翻阅可查到的资料,以及通过《光荣与梦想》的描述,尼克松是一个精于政治、强于手腕的政治家,最后下台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电影将尼克松描述成一个活在母亲期待、害怕失败且当上总统后仍活在JFK阴影里的人物。影片里,每次尼克松面对镜头总是满头大汗(暗示他和JFK电视辩论失利后留下心理阴影),都是揪细节塑造他的负面,甚至不屑于去表现他强大的一面。这又是无限放大弗洛伊德的”每个人的心理阴影都来自童年的不幸“那一套。扯的是,尼克松1962年选举失败,1973年因”水门事件“辞职,几乎经历了其他美国总统不能遇到的两次超低谷,最终,前一次他以成为总统重生,后一次他通过不断的社会活动重新成为美国政界的元老。全世界任何一个对父母有心理依赖和对竞争对手有心理阴影的人都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心脏。相反,倒是那种毫无顾忌、手段卑鄙、忽视信仰的人才可能有这些成就,比如理查德-尼克松,比如斯蒂夫-乔布斯。理查德-尼克松被人认为是道德有问题的美国总统,但从政治角度上,他的成绩单无疑是显赫的。比尔-克林顿也有道德问题,但退休后一直声名久隆,就是因为他在国内经济上的成就。尼克松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在于——他的成绩都集中在外事(交)领域,这恰恰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