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综述一、旅游体验的内涵(一)旅游体验的概念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事实上构成了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旅游个体而言,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而就旅游总体而言,每个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容、时空特点和结构特性,是旅游行业规划和管理的基本依据。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米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Boorstin(1964)把旅游体验理解为一种时尚消费行为,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MacCannel(1973)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Cohen(1979)认为,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体验,而体验也赋予旅游者和他们的群体以不同的意义。他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个体与多种“中心”之间的关联,在阐述这种关联时,体验的意义源自世界观,对个体来说代表着终极的意义。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Ryan(1997)将旅游体验概括为:“针对个体的,涉及娱乐或学习的多功能休闲活动。”谢彦君在1999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旅游者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的综合性体验。”这个定义是从旅游市场需求的单一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界定的。而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理解旅游体验,它是指旅游企业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并留下深刻难忘印象的旅游产品,也就是时下学术界谈论较多的体验式旅游。(二)旅游体验的内容旅游体验是一种内容丰富的体验,既有精神享受,也有物质享受;;有依附于事物表面的观察,也有沉洒于理性世界的深思。1979年,Cohen曾在其著作中将旅游体验从内容上分为休闲模块、变化模块、经验模块、尝试模块和实体模块。谢言君认为,旅游体验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并将旅游愉悦做了进一步的分解:旅游体验从内容上包含了对旅游审美愉悦和旅游世俗愉悦两大类愉悦的体验。旅游审美愉悦是指旅游者在欣赏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在没有利害感的关照中所得到的享受,是超功利的。然而,尽管旅游审美愉悦是旅游体验的基本目标,但并非所有的旅游者都能自觉的追求这种体验,也并非每一个旅游者都把这种体验视作旅游体验的唯一内容,即使是以追逐审美愉悦为目的的旅游者,其审美效果也要受到其审美能力的影响;同时,旅游者对美感以外的愉悦体验并不决然排斥,甚至宁愿把他们当作旅游体验的部分或者主要目标。这就是旅游体验的另一部分内容:旅游世俗愉悦的体验。二、旅游体验的特证1、主观性旅游体验的结果是旅游者得到了一种对自己富有意义、综合性的内心感受。这种内心感受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且这种感受,对不同的主体,即使是参与同一种体验过程,也不会完全相同,它不可复制、不可转让,非我莫属,所以旅游体验带有主观性。2、高参与性虽然现在旅游体验还包括被动式的体验,但是随着人们个性化和参与性需求的加强,旅游体验趋向于旅游者的积极参与,并且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突出旅游体验者的亲自参与。在服务营销中,要求顾客成为良好的合作者己是确保服务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人们的积极参与一方面确保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使人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旅游体验过程中得到意外的满足。甚至有学者认为,高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的核心。游客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旅游经历就是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在旅游活动中,游客与旅游产品、当地居民及其他游客之间产生互动行为,从而完成个人独特的旅游体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的程度,与旅游体验的效果直接相关。3、深刻性旅游体验与以往旅游经历的区别在旅游体验加深旅游者的印象,给旅游者留下难忘的记忆,并且通过各种纪念品使旅游者记住这次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深刻性表现为给予旅游者更深的意义:一是体验本身具有的特点,使人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人生的意义,使人成为人自身;二是旅游者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