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对空气呼吸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谈空气呼吸器,首先要谈呼吸防护。对于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的气体、蒸气、雾、粉尘、烟、气溶胶等,环境空气中的浓度大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对人体能造成健康损害或丧失生命的作业环境,必须进行呼吸防护。在个体呼吸防护、事故抢险、有限空间作业、不明气体环境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于IDLH值的环境作业、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作业环境、危化品泄漏处理、消防灭火等作业环境必须使用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下简称空气呼吸器)。在呼吸防护的各种产品中,因为空气呼吸器的指定防护系数(AFP)是目前呼吸类防护器具中最高的,大于1000。空气呼吸器是目前最好的呼吸类保护器具。空气呼吸器的使用环境都是相当危险的作业环境,必须加强对空气呼吸器的管理,保证员工能正确地使用、维护、保存。伴随入世,HSE管理体系的推行,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颁布实施,对于防治急性职业中毒、慢性尘肺病的发生,政府和企业将职业卫生工作作为安全中的重要工作来完成。个体防护、防护器材已成为工作现场常见的器具。目前,我国产的空气呼吸器有上海依格尔(与美国合资)、抚顺安易救生设备有限公司两家。市场被大量的国外的产品占有。美国的狮牌、梅思安,英国的消宝,法国的巴固、奥得姆,德国的德尔,菲律宾的梅尔赛夫等。在市场准入管理中,代理和经销商只持有公安部的准入许可,而没有卫生部的准入许可。空气呼吸器是呼吸类防护器具,没有卫生部的市场准入许可,如何能确保它的呼吸防护方面(亚洲与欧洲人的呼气、吸气阻力大小、肺活量、单位时间的需气量是有差别的)适合于国人,保障其呼吸保护的作用?卫生部门必须制定相应准入许可。目前,空气呼吸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只有公安部的GA124-1996《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此标准已修订,标准号为GA124-20xx)涉及到的相关标准: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186-92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2.5Mpa以下)GB1189-81胶管外观质量GB1226-76一般压力表GB2891.1-82过滤式防毒面罩呼气阀气密性的实验方法GB2891.4-82过滤式防毒面具视野的实验方法GB2891.5-82过滤式防护面具面罩实际有害空间的实验方法GB2891.6-82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气系数的实验方法(油雾法)GB12137-89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A11-82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000年修订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公安部已于20xx年底,对空气呼吸器(机制、拉伸)的钢制气瓶予以报废。对于目前使用碳纤维缠绕式复合气瓶的空气呼吸器,没有明确界定在上述的国际中,在实工作中如何执行?空气呼吸器最早用在消防武警部队的火灾扑救中,唯一的标准,为公安部的GA124-1996《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作为目前做好的呼吸类防护器具来讲,不知是否应归口于卫生部门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国标。目前对于空气呼吸器的定期检验,我国无明确的规定。只能参照2000修订的《气瓶安全察规程》,参考工作压力、容器的体积(6~9L)、介质等,可按照3年进行1次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检验;此外,参照国外标准(美国标准)执行,碳酸纤维缠绕式复合气瓶的检验周期为3年1检,空气呼吸器除气瓶外的主机部分为1年1检。实际执行中有一定难度。对于携气类的呼吸防护器,对气瓶中的压缩空气的质量标准,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规定。目前的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充装泵,有抚顺安易救生设备有限公司的充填泵、德国博亚压缩机。不论进口、国产,其出口的气体质量应有要求。因为它是危险环境作业人员的氧气来源,气源不洁或存在有害气体,后果都将不堪设想。如何认定充气环境的气源质量,依照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进行充入气瓶内气体质量在线检测,目前都需要相关规定或标准。呼吸防护器具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检查,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如何确保检查的结果准确,目前只有供应商提供的简单的日常检查维护项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体会,建议日常检查内容如下:(1)空气呼吸器的报警压力限值设定在5Mpa;(2)空气呼吸器的气笛、响铃报警器在气瓶压力为5Mpa时报警;(3)空气呼吸器的面罩密闭性检查;(4)空气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