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奖惩管理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师带徒”考核评价工作,保证“师带徒”活动质量,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措施。第二条考核评价原则1.以“师带徒”协议书为基础制定考核评价原则;2.坚持考核技能水平、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3.既重视培训效果,又兼顾培训过程;4.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考试、测评相结合。第二章考核评价容第三条重要考核评价“师带徒”协议履行状况,徒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状况、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思想和工作体现等。第四条考核评价“师带徒”协议书的签订。1.师傅和徒弟遴选符合文献规定的条件和规定。(1)不管是组织指定还是自由选择,最终确定的“师徒”都应是双向自愿。(2)师徒基本条件满足:第一层次:师傅一般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工程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徒弟一般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第二层次:师傅一般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徒弟一般应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第三层次:师傅一般具有初级、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徒弟一般为新录取、转岗或其他人员。(3)师徒应是相似或相近工种。(4)师傅除了具有带徒弟的主观自愿,还要具有客观条件。(5)具有相似职业资格的员工,原则上不能签订师徒协议。2.培训措施详细,可操作性强。(1)不一样层次的培训对象,制定的措施不一样,除了企业统一规定之外,要因人而异。(2)所制定的措施具有可实行的条件。(3)所采用的措施一般能留下记录等可查证的资料。第五条考核评价“师带徒”培训过程。重要考核评价“师带徒”培训过程中所采用措施的执行状况,包括:1.“师带徒”活动开展的次数和质量,徒弟的学习记录和师傅的指导意见等。2.徒弟的平常考试成绩,平常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完毕状况等。3.师傅的季度小结和年度总结,徒弟的月度小结和年度总结。4.“师带徒”培训协议书规定的师徒其他职责的履行状况。第六条考核评价“师带徒”培训成果。以“师带徒”培训协议书所签目的为考核评价基本根据。第一层次:通过平常工作的案例或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印证所具有的技能操作水平、等级,详细能处理或处理过生产过程中的哪些关键难题。第二层次:既有操作岗位水平提高状况,能处理或处理过哪些生产难题,重点是新学岗位的顶岗状况。第三层次:对现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状况,能否独立完毕平常工作等。第三章考核评价方式第七条对“师带徒”培训的考核评价分为季度考核和协议期满考核(如下简称年度考核),考核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车间配合。第八条季度考核在下一季度的第一种月进行,季度考核以基础分100分进行量化考核,详细考核评价原则见附件1《“师带徒”季度考核评价细则》。第九条季度考核详细工作程序为:1.车间填写《“师带徒”季度考核车间评价表》(附件2)。对每对师徒的评价成果辨别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分别对应分数是100分、80分、60分、40分。车间评价分数占季度考核总分值的比例是40%。2.车间收齐“师带徒”记录本。3.车间准备“师带徒”培训协议书、任务书,徒弟的月度总结、师傅的季度培训计划及总结、车间平常考试记录和月度绩效考核记录等考核所需资料。4.人力资源部组织人员到车间逐人逐项检查打分,进行考核。人力资源部考核分数占季度考核总分值的比例是60%。第十条人力资源部根据综合考核评价得分,在企业围从高到低将考核成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不不小于20%,B级不不小于60%,C+D级不小于20%。考核评价得分低于70分或在考核期徒弟发生严重违纪、违规操作导致停车事故或设备损坏等行为的评为D级。进行季度考核时既要在车间部纵向进行评比,又要在全企业围对各车间进行横向评比。第十一条年度考核一般安排在每年九月份进行,根据“师带徒”协议期满时间的集中状况,也可以安排其他时间进行。年度考核是在综合各季度考核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上测评,年度考核总成绩=四个季度的平均成绩*80%+测评成绩*20%。第十二条年度考核详细工作程序1.车间组织测评。车间班子组员和职工代表从师徒活动开展状况、徒弟的工作体现、徒弟知识及技能提高程度徒弟品德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对师徒在“师带徒”协议期间的体现进行打分。详见附件3《“师带徒”协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