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生物(二)本试题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总分值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标题要求的。1.以下关于基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A.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前期C.基因突变一定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基因多样性的缘故是碱基陈列顺序的千变万化【解析】mRNA有可能通过复制变为DNA或者RNA(反转录),不一定是与核塘体结合翻译为蛋白质(翻译),A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B错误;假如突变后的个体习惯所在环境而经自然选择存留下来的话,那么该基因频率可妨碍种群基因频率,反之,假如突变后的个体不习惯环境的话,则会被自然选择淘汰,那么对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不产生妨碍,C错误;碱基陈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而也能够说基因多样性的缘故是碱基陈列顺序的千变万化,D正确。【答案】D[来源:Z§xx§k.Com]2.将假设干生理情况根本一样,长度为4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一样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以下图。据图分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别离和复原现象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了细胞,15min之后不再进入C.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D.3组中,假如不断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不断缩短【解析】从曲线图可看出1、2组发生了质壁别离和复原现象,而3组只发生了质壁别离,没有发生质壁别离复原现象,A错误;15min之后到达了动态的平衡,即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B错误;尿素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K+、NO3-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正确;假如不断增大蔗糖浓度,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蔗糖分子会进入细胞,萝卜条会恢复到原来长度,D错误。【答案】C3.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A.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紫色B.纸层析法别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来计算平均值【解析】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A错误;最宽色素带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B正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看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C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不舍弃样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错误。【答案】B4.如以下图所示,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和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图乙中的od段对应图甲中的a时期B.图乙中的e点对应图丙中的g点C.秋水仙素能诱导多倍体的构成是在图甲中的b时期起作用的D.21三体综合症患者从亲代处得到的配子可能是在图丙中的hi段出现了过失【解析】图甲中的a时期表示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图乙中的od段表示减数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图乙中的e点表示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丙中g点也表示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构成的缘故是抑制纺锤体的构成,在有丝分裂的前期,C正确;图丙中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在如今期21号染色体有可能都进入了同一个细胞中,D正确。【答案】A5.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A.种群内个体数以稳定速度增加的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要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植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但动物一定都是消费者D.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强【解析】中群内个体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