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东潍坊广文中学考察学习报告有机会能去山东潍坊广文中学和山东乐陵实验小学考察学习,很高兴。来去两天多,每天都很忙碌,起早贪黑,也很充实,共听了五节课、一场报告,参观了两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我主要就广文中学的学习和大家交流一下。一、初识广文今年7月7日在沧州聆听了山东教育专家的报告,当时就有广文中学赵校长和乐陵实小的李校长的讲座。听了报告,第一感觉:两位校长很牛,学校的发展抓住了重点:课程管理。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两所学校,也没听过这两位山东的名校长,更没有听说过通过对学校课程的管理实现学校的发展。在我的意识中,目前的学校有两种,一种是可复制的象洋思、衡水那样的严格强制管理,各项工作都模式化的学校;一种是不可复制,靠校长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而提升办学品质的学校。两类都注重的是管理,前者注重学生的行为管理,后者注重教师的管理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管理。听了报告后,真的很佩服两位校长的远见卓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文。二、走进广文走进广文,门口的校名由广文的学生书写,参天的古树名木和独具特色的洋式建筑,丰富多样的各式活动展牌,让人眼前一亮。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读书节、入校课程、英语之星、体育之星、学生会换届选举等等有这么多活动式课程,让人感到充实,同时让人眼花缭乱。生活学习在这样的学校,真是幸福。广文中学的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学校提出的“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用心成就所有广文师生的办学宗旨,在学生中倡导“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教第1页共4页师中倡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在师生间倡导“互尊互爱,共同成长”。学校从构建校本化的广文课程入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搭建学生发展的多元平台,营造人文化的成长氛围,努力使学校成为人人向往的、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的乐园。正是这种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成为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动力。三、感受广文走在广文中学的校园里,遇到每一位学生,都脚步匆匆地行走着。全体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下,人人有自己的事干,没发现一个孩子眼神迷离,无所事事的,没看见一伙你追我打的。广文校园内的小书摊,教育教学著作颇多。证明广文的教师是在书籍的滋养中不断成长着。课程变了教育才能真正改变,广文中学的特色在于课程有特色,学校把能够明显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纳入了课程管理,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以课程标准要求之,以课程纲要规范之,以学分管理保证之,确保学生活动、选修课程真正落到实处。他们构建了十大“活动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团课程、‘广文节日’课程、阳光60'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离校课程。从中能看出广文的教师们真正动脑筋了,也真正付出了,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生在校园里,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关注学生的幸福,必须关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重要历程,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第2页共4页的具体体现。广文中学从过去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课堂中教师为主体走向了学生为主体。我听了两节课,第一节英语整堂课教师没有说几句话,几乎全是学生在活动。学生有朗读背诵的时间,有分享展示的时间,有提问解答的时间。可谓满堂皆为学生语。教师的作用——牵引、报幕。学生的表现——预习充分、小组交流热烈、起立展示自信。课堂的收获——展示分享互助学习型课堂氛围形成。是一堂成功的课。从中可看出学生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课堂学习习惯,善于准备知识,积极参与课堂分享,乐于学习和接受他人学习成果。教师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肯定做出了艰难的取舍。广文中学有一项引以为傲的课程“引桥课程”,他们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科知识的学习搭建三类"引桥课程":学前"引桥课程",为学生学习初中各学科知识而搭建;难点"引桥课程",为解决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而设置;发展"引桥课程",为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而设计。广文的老师们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做适合学生的教育,是真正踏下心来研究教育,了解学生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