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什么篇一:春种一粒粟春种一粒粟站在五楼阳台,苍茫远望。远方一样苍茫。没有个性的楼房外仍然是没有个性的楼房,深沉的天空外仍然是深沉的天空,没有飞鸟,没有白云。收回目光,低头看,有人群三三两两,有车流匆匆忙忙,有蒲桃花宁静地飘落。清风漾漾,春意泱泱。春分已过,清明当时,如今是广东最好的天气。如此的好天气激发着某种冲动,也唤醒了好多办法,比方春种一粒粟。此念一出,一首古诗,四句白话,就流水一样汩汩流淌,流水一样触动人心。总是不经意背出这首诗。不一定是由于内涵,不一定是由于喜爱,可能只是由于那是种植在儿童经历里的种子。几十年光阴反反复复地耕耘,一茬茬地收割,又反反复复地播种,已经茂盛地生长在心灵深处。春种一粒粟。想象粟是金黄色,或者酡红色。我喜爱明艳的色彩,我想象粟的色彩阳光般明艳;想象在阳光里种下一粒粟,在阳光里收获万颗籽实;想象目光极处,金风送爽,粟浪滔滔;想象我如今是个村夫野老,荷锄戴月,正走在阡陌纵横、炊烟袅袅的南山之陲,江海之野;或者如今我是杏花村里青年,横了竹笛,斜倚牛背,正朗朗晨读:谁云徐郎瘦如竹,撑肠书假设相如粟??春种一粒粟。我将把它种在办公室阳台上。我会天天看着它,看着它破土,看着它抽叶,看着它招展,看着它开花,看着它结果。其间,我会认真浇水施肥,我会认真除草治虫,我会精心呵护。我相信,这棵茁壮成长的禾苗结出饱满的粟米,会带着我的思绪和心情越过高高低低的楼房、越过错综复杂的街道、越过低矮厚实的天空,飞越广袤大地,飞越大好山河,播种在汉魏大漠,播种在唐宋田园,播种在明清春天。春种一粒粟。我将把它种在小孩繁缛艰深的作业本里。老实说,我的小孩已经不辨韭菜与麦苗,不明白春种与秋收、夏耘与冬藏。他们大概与生俱来地觉得,厨房里捧出香喷喷的饭食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和公义;他们也许真诚地以为,麦当劳薯片和丰富的零食是民主和自由的铁律。假如我们搞个不记名课外调查,还会有多少小孩相信老实的劳动是伟大的,相信绿色的田园是漂亮的,相信辛劳的汗水是有报答的?非常想有一块土地,即便只有书本那么大的一块都行,交给小孩,让他耕耘,让他播种,让他收获。就从春种一粒粟开场吧。一季辛劳,我相信远胜坐在教室里背诵100首经典诗歌、求解1000道数学方程式、做10000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春种一粒粟。所以,最好是种在肥沃的大地,有干净流水、有清新空气的肥沃的田园里。那样的土地,开得出佼佼红花,结得出丰盛果实,也一定能秋收万颗籽,以不辜负明丽的春天。我们饱读诗书,我们相信春华秋实,我们的身体里蓄积着充分的汗水,然而,我们没有真正的行动,我们等待得太久,我们在消磨中耗费了好不容易从经典中传承的一点点诗意,我们实在辜负了太多的春天。春种一粒粟,谈不上多么经天纬地,我们为什么还在迟疑,还在等待,还在消磨?作为农民的儿子,见识了犁耙车耖,见识了稻麦菽稷,偏不识粟,这是我深深的遗憾。春种一粒粟,多么美妙的愿景,但是,我不明白,在南方之南,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我如何才能弄到一粒粟?作为种子的一粒粟,承载着这些没有根没有叶的浮萍一族无限期盼的一粒粟,在如此的时代,就只能是虚无的古典的诗意?这个春天马上过去,这个春天也无所谓美妙。而我,有个美妙的办法:在古典之外、在书本之外,去寻找一块真实的温软的土地,有鲜花盛开的土地,去寻找一粒叫“粟”的饱满的种子,抢在这个不饱满的春天,种下。学会回绝生活的“紫罂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朔赋诗感慨生命的短暂。然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的生命之舟总承载了太多的东西,金钱、名利、高职??这些早已超过了我们短暂的生命所能承受的范围,因而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应学会回绝,学会放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利到达彼岸。生活中最大的诱惑莫过于名和利。多少人为了它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勾心斗角者如此,贪污受贿者也是如此。名和利的紫罂粟小巧漂亮,却身带剧毒,我们应回绝它。回绝了它因而庄周一生逍遥,不为世俗所累;回绝了它,因而才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