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贵阳人大人大信访“贵阳模式”及启示□王金瑛不久前,在XX市召开的全国人大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的西部,在一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探索性地创立了人大信访工作的‘贵阳模式’'。那么,乔晓阳同志所指的‘贵阳模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第一,‘贵阳模式'是人大由‘小信访'转为‘大信访'的模式。目前,多数地方人大的信访工作是‘小信访'格局。其特点是,信访工作主要由人大信访办负责,重要信访由人大常委会领导作出批示,加以督办。而XX市人大的信访工作则是‘大信访'格局。这个‘大信访'格局,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内部,不仅由人大信访办接待信访,还发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科级以上干部都出面接待群众来访。用XX市人大常委会的话讲,这叫做‘一个窗对外,一个漏斗对内,整合内部资源,实行信访共同办理'。二是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外部,XX市人大常委会约请‘一府两院'有关负责同志、人大代表和法律工作者共同参与接待群众来访。这样,就形成了由人大常委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构成的‘大信访'模式。第二,‘贵阳模式'是把人大信访工作同履行监督职能有机结合的模式。XX市人大常委会发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出面接待群众来访,其直接目的是强化人大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来访问题,而根本目的则是发动机关干部‘侦察'人大监督工作的‘火力点',确定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他们约请‘一府两院'的有关负责同志出面接待群众来访,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强化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因为大多数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一些行政机关、政法机关的工作失职、失误和错误。问题产生以后,又得不到及时处理和纠正。约请‘一府两院'有关负责同志出面接待群众来访,有利于人大强化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也有利于促进他们依法行政。另一个是强化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从人大信访的内容看,第1页共4页群众来信中的34%、来访中约75%属涉法问题,涉法问题中约70%是不服市一级司法机关处理结案的申诉。因此,XX市人大常委会约请公、检、法、司负责同志出面接待群众来访,不仅有利于解决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更有利于促进他们公正司法。XX市人大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与实施监督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对推进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三,‘贵阳模式'是把社会矛盾和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当地的模式。把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当地,处理在萌芽状态中,是地方人大信访工作一直遵循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XX市人大常委会的‘一招鲜'做法在于,他们在实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日'、‘人大机关科级以上干部接待日'的基础上,推出‘信访法律咨询日制度'。实施这一制度,实质上是由人大常委会搭建一个与群众直接对话的平台,实现接待来访与法律宣传、接待来访与法律咨询的有机结合,将接待、约见、调查、咨询、释疑、解难与研讨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来访群众提供服务。这一制度的实施,使人大信访工作更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使一些发生在基层的‘社会疾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因此说,‘贵阳模式'是把社会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当地,处理在萌芽状态的一个成功范例。第四,‘贵阳模式'是实现人大信访功能最大化的模式。目前,多数地方人大的信访功能比较单一,而贵阳人大的信访功能则具有多重性。贵阳人大的信访已具有五方面的功能:一是体现对社情民意的反映功能;二是体现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代表履行职责提供信息的服务功能;三是体现地方人大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督查功能;四是体现对公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宣传的教育功能;五是体现解民忧、化民怨的维护社会稳定功能。可以说,‘贵阳模式'使人大的信访功能实现了最大化。‘贵阳模式'给人们许多启示:启示之一。人大信访工作必须坚持观念创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项重大社会变革,都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XX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创造出‘贵阳模式',关键在于他们确立了第2页共4页民本理念。这一理念是‘贵阳模式'的思想基石,是XX市人大常委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