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评分细则项目评估标准分值操作细则自评区评得分得分扣分原因教学组织401、组织落实。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所组成的教学管理系统完善,全面组织、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1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1分)。2看领导分工与职责,访谈教师。A项中校长无主持专门研究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内容针对性不强扣0.5分;B项中一人次未能提供履行职责材料或所供材料与实际运作不符的,该项不得分。2、制度完善。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明晰,能依照上级精神和课改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个人与集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教学教研、常规检查、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等),制度健全(1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责任追究(1分)。2查阅制度资料。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欠缺或集体备课无常规化,全项不得分。3.计划详实。根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校部门工作计划、学期课程表、教师任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1分),并做2查看计划、相关表格及落实情况。A项中计划内容空洞,或简单套用以前计划,扣0.5分;B项中无与计划相关的过程材料、计划与总结脱节,该项不教学组织40好指导、实施、检查和总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分)。得分。4.课程落实。严格执行市颁(厦教局办[2004]167号)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得擅自增减课程和教学时数;不得挤占、挪用非考试科目规定的课时;保证各类课程,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实施(3分)。提倡每门课程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做到相对集中、稳定,确保课程落实(2分)。5查课程表,看课堂,学生、家长问卷或座谈。A项中学校擅自更改市颁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08年起执行厦教局综[2008]4号文所颁课程计划),该项不得分;教师挪用一课时扣0.5分。B项中兼职教师兼而不教者视同挪用课时。5.听课交流。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平均一学期听课总量不少于30节,教师一学期听课总量不少于20节,均要有听课笔记及评价记录(2分);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教学研究、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1分)3查看听课笔记,教师座谈及问卷。听课总量不足扣1分;无评价记录、及时反馈扣1分;全校性教学研讨会主题不明、指导性不强扣0.5分。6.校本教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学校把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出勤情况列入考勤范围(1分)。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全校性较高水平的教育理论专题学习。每月教研组、备课组至少组织1次校本研讨活动(2分)。每学期4看制度、计划、总结及活动过程性材料,教师问卷或座谈。全校性教育理论专题学习简单,等同于校内开课观摩扣0.5分;教研组、备课组的月研讨须有一定的主题,简单等同于常规集体备课扣0.5分。教学组织40有部分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活动。有计划地培养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每个学科都有水平较高、群众公认的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1分)。7.图书利用。建立健全图书资料借阅制度和阅览室开放制度(0.5分);学生每周至少到阅览室阅读1次(无阅览室就到班级图书角),每学期至少借阅2册以上图书(1分);教师有较充足的教学借阅资料(0.5分)。建立班级图书角(箱),有专门阅读时间,并提倡学生自己管理图书(1分)。3查看图书室或班级图书角借阅记录,访谈学生或学生问卷。A项中周阅读记录每少5人次、每生每学期平均借阅不足2册图书各扣0.5分;B项中无班级图书角,该项不得分。8.教辅资料。选用教辅的种类及数量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一致(0.5分)。学校要配齐与教学配套的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按照教学实际要求和国家规定标准,配足实验器材(1分);鼓励和支持教师(学生)仿制、改制、自制教(学)具及实验器材,并充分发挥其效益(0.5分)。2查阅原始材料、购买发票、帐册,学生、家长访谈或问卷。未按要求配套购买教辅与教具,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