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安一中高2011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关于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是历史传承的方式之一,每逢节日,文人墨客也竞相挥毫,留下许多诗作。下列诗作中与中秋节相关的是()A.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B.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C.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D.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2.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3.“(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此材料反映出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禁军将领兵权B.派文官担任地方官C.派通判监督地方官D.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政4.“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A.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B.《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权C.公民大会上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D.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5.罗马法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但受所处时代限制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下列规定属于罗马法内容的有()①承认财产不可侵犯②实行保护人制度③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④主张不告不理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不断扩张满足了发展需要B.政策措施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C.铁血政策铲除了发展障碍D.社会稳定提供了发展前提7.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A.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都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原则D.都主张发展小农经济8.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今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为此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C.“仁政”思想D.“三纲五常”思想10.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①黄宗羲②荀子③董仲舒④朱熹B.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黄宗羲④朱熹C.①朱熹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黄宗羲D.①董仲舒②黄宗羲③荀子④朱熹11.四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说法来简单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状况,正确的是()①最早的发明来自于汉朝②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方便后加入到推广的队伍中③受到西欧国家资产阶级的百般推崇④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推动作用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12.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商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东汉文学家许慎对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作出过重要理论探究13.下列哪幅图片揭示的内容不符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新青年江南制造总局京师同文馆上海轮船招商局ABCD14.下列社会现象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是()①井田制的瓦解②铁农具和牛耕出现③新兴地主出现④百家争鸣⑤小农经济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5.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均田制确定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