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沉井监理细那么一.工程概况一.沉井质量控制与控制(见表-1.0)表-1.0检验项目检验、允许偏向检验手段、监理方式主控工程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下沉时第一节必须到达100其余应到达70书面检验见证试验封底前沉井的下沉稳定<10mm/8h量测见证封底完毕后的位置刃脚平均高(与设计标高比)<100mm刃脚平面中心中心线位置<1H,且不小于100mm四角中任何二角底面高差<1L,且不小于100mm一般工程钢材、对接钢筋、水泥、骨料检查设计要求书面检验见证试验构造体外观无裂缝、蜂窝、空洞、露筋观察检验平面尺寸长、宽±0.5,且不小于100mm量测见证曲线局部半径±0.5,且不小于50mm两对角线差1.0预埋件20mm下沉过程中的偏向高差1.5~2.0平面轴线<1.5H且不小于300mm封底砼坍落度18~22cm注:H--为下沉总深度;L--为两角的间隔。二.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1.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地质勘察,理解地下水、土质情况,理解周围建(构)筑物情况。根据要求,每个沉井只少有一个钻孔,200m2以上的沉井四角应各布置一个钻孔。2.审查施工资质,理解施工有无沉井专业施工业迹和经历。3.审查施工编制的沉井施工方案。审查的主要内容:(1)审核沉井的制作分节和下沉,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案时,在每次制作接高时,应对下卧层作稳定复核计算。采用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方案时,制作的总高度不宜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亦不应超过12m;当高度超过12m时,必须有可靠的计算根据和确保稳定的技术措施;(2)审查是否根据土层构造分布、地下水位合理确定开挖深度,一般刃脚不宜落在较差的土层上,并距地下水位0.5m以上;(3)刃脚底部处理应考虑沉井构造、地质条件、制作高度,不采用何种,均应进展沉井制作时的稳定计算,当采用砂垫层时,应审核换土的深度、宽度;(4)审核沉井的下沉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可行,当沉井下沉所穿过的土层以及刃脚以下的土层透水性较差,地下涌水量不大时,可采用排水挖土下沉,如地下有透水层,也可采用井点降水、深井降水,但必须考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当土层不稳定,涌水量很大,在井内排水挖土容易产生流砂时,应采用水下挖土;(5)下沉方案中应计算分阶段下沉系数,并根据其大小采取相应的排土、顺序和控制;采用不排水方案时,计算下沉系数应考虑浮力的影响;(6)审查沉井的封底,当采用水下封底时,主要应审查混凝土消费、供给方式及其供给才能能否满足封底的需要,沉井的封底顺序、导的布置、混凝土首灌量确实定是否合理;(7)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制作过程的稳定措施,下沉过程中纠偏措施以及封底的质量措施是否完善。对于较大的沉井施工方案,宜由建立组织专家进展证。4.测量定位的复核复核时应重点复核:定位、标高,特别要注意方向不要弄错。5.审查开工申请开工前,承包应开申请手续,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开工条件,经总监年批准前方可开工。三.沉井制作质量控制3.1沉井制作质量控制要点1.基坑四周应做好排水沟、集水坑,及时排除地下水。2.刃脚处理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并确保砂垫层的实度到达设计要求,并分层进展验收。3.沉井分节施工时,接高时下节砼必须到达设计规定的强度值(设计无规定时应到达设计强度值的70)方可浇筑上节砼。4.钢筋、模板、砼同一般钢筋砼工程。5.砼浇筑前必须检查各种预留孔或预埋套、预埋件、预留筋位置,不得遣漏,预埋套的标高应准确,并应考虑沉井下沉的误差。6.做好施工缝处理,支模前应清理干净,砼浇筑前应浇水潮湿。7.砼浇筑应同步均匀上升,并注意观测沉降,如发现不均匀下沉,应及时调整,防止井壁裂缝。8.沉井下沉前承包应沉井制作质量报验手续,沉井制作质量检查(见表-1)3.2沉井制作质量控制程序(见图-3.2)四.沉井下沉质量控制4.1沉井下沉质量控制要点1.沉井下节砼到达设计强度,其余各节到达设计强度的70以前方可下沉。2.采用不排水挖土时,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1~2m。3.挖土下沉时,应分层、均匀、对称进展,由几个孔井组成的沉井,为使其下沉均匀,挖土时各井孔的土面高差不应超过1m。4.在下沉过程中应及时测量(每班至少两次),如有偏向,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000mm时,应适当减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300mm,以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发生。5.在建(构)筑物附近下沉沉井时,应注意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