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与建议为了加快节能减排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近,笔者随同区人大视察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区发展计划局、环保分局关于我区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汇报,查看了焦化厂、红光铁厂、刘家台水泥厂三户关停企业,并深入到中铁天元公司、万宝隆陶瓷厂、华维食品公司、得力康乳业公司,现场查看了企业节能技改、污染治理、污水排放处置及达标情况,实地查看了金台医院、斗鸡医院医疗垃圾、废弃物处置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情况。一、基本情况我区是宝鸡市老城区,辖区中小企业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节能减排压力大。近年来,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建设中心城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狠抓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认识明确,责任落实比较到位。从视察调查情况看,区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比较重视,建立了相关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制度,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街和区级有关部门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下发了金台区“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和节能减排年度计划,研究确定了全区“十一五”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每年都要对全年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进行细化分解,量化考核,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和企业法人的责任,组织对全区范围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用能耗能、排污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完善统计台帐,健全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督促落实了用能企业的监测仪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协调解决企业关停和节能减排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全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2、强化措施,全力开展节能减排。区政府始终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产业优惠政策支持,为驻区企业申报节能技术改造国家财政奖励资金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奖励资金项目、综合生态循环种养有机无土栽培高效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得力康大型沼气池建设等20余项节能工程项目,争取国家奖励资金2660万元。其中,生物质气化炉和干湿两用太阳能沼气罐项目、中铁天元公司燃煤燃油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项目列入国家备案。宝鸡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新星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等项目列入省级备案。中铁天元公司燃煤燃油工程锅炉改造项目总投资506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预计节约标准为10932吨,减排工业粉尘一五000公斤,减排二氧化硫一八208公斤,减少工业固体废渣1680吨。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下大力气排除了刘家台水泥厂年产14万吨的立窑生产线,关停了市万通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厂、赫源木糖有限公司、陕西康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对红光铁厂和焦化厂等两户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企业依法实施了破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深化污染治理,实施工程减排。针对区域耗能污染企业多、减排工程周期长的特点,对华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金台中医院、宝鸡中医院斗鸡分院和嘉利来建材装饰公司等排污重点单位,实施废水治理补助,申请落实资金12万元,促其发展废水治理和医疗垃圾处理项目,对我区列入省上的2户重点用能企业东岭集团、宝鸡石油机械厂废水、废气处理设施以及一八户区属规模以上企业耗能污染情况采取量化考核和全程监控。华维食品公司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和锅炉除尘改造工程,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提高了企业运行经济效益,锅炉蒸汽用水利用率达100%,除尘器循环水利用率达95%,总的生产用水量由过去每吨成品12吨减少到目前的3—4吨,节能降耗的效果十分明显。四是严格环境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在项目审批中,把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增排放量,对重点用能、排污单位加强日常管理和全程监控,定期组织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及考核,严格行政执法,对未批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