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来源:商务部综合司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总体上看,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报告认为,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减缓,今年后几个月中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趋紧。根据目前情况预计,2008年全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可能继续增多,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但保持中国外贸平稳较快发展仍有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二是在国际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中国出口的产品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是出口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不断增强;四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有很大潜力。综合分析,2009年中国外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对着挑战,总体机遇大于挑战。一、2008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1.进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在连续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总额10740.6亿美元,增长22.2%,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8930.7亿美元,增长29.0%,比去年同期加快9.9个百分点。进口增速4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增速,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外贸顺差180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6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其中船舶、汽车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通信设备等增长放缓的影响。但受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玩具、服装及衣着附件分别仅增长3.7%和1.8%,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1和21.2个百分点。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总体下降,其中玉米下降95.9%,钢坯下降81%,钢材下降2.1%。3.资源性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进口价格9月份开始回落进口商品中增长最快的仍然是能源资源类商品。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8.8%,金额增长85.5%;铁矿砂进口量增长22.0%,金额增长116.0%;大豆进口量增长32.3%,金额增长137.4%。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15.6%,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2.7%。资源性产品进口额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造成的,随着国际市场价格开始高位回落,9月份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比8月份开始普遍下降。表12008年1-9月中国进出口产品构成金额单位:亿美元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出口进口金额增减(%)金额增减(%)总值10740.622.28930.729.0一、初级产品584.133.02942.269.50类食品及活动物240.710.6108.725.51类饮料及烟类11.116.012.036.4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85.429.71347.060.9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242.468.51390.684.9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4.6108.383.963.1二、工业制品10156.421.75988.515.4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23.744.1952.519.7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2015.322.3837.38.9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5052.023.83400.013.78类杂项制品2453.613.2768.524.39类未分类的商品11.9-28.730.182.54.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加工贸易增速继续回落前三季度,一般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9565.7亿美元,增长35.9%。其中出口5007.8亿美元,增长26.9%;进口4557.9亿美元,增长47.3%,比去年同期加快2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长进一步趋缓,进出口总额8034.0亿美元,增长13.8%。其中出口5087.5亿美元,增长15.6%;进口2946.6亿美元,增长10.8%,特别是8、9月份进口额分别仅增长3.3%和3.9%,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受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回落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50.1%下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47.4%;一般贸易比重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46.6%,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