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锑市场调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锑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80%左右。中国政府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锑矿资源,将锑列为国家保护性开发矿种,对资源开发、生产、进出口贸易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并在中国加入WTO协定中,将锑列为国营贸易商品。因此,目前中国锑的生产和出口总体是在政府的管理下进行,不是自由开发和贸易的商品。1中国政府对锑开发的总体政策1.1将锑列为保护性开发的矿种1991年1月15日,中国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通知》(国发[1991]5号),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主要内容是:(1)明确将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2)锑(包括锑精矿、硫化锑、氧化锑、精锑等产品,以下同)是中国的优势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国锑矿产资源,维护矿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进行这些矿产的开采、选冶、加工、销售、出口实行政府审批管理制度。(3)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制定全国锑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主要矿区开发规划,各地区锑矿产资源开发必须在全国锑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主要矿区开发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锑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主要矿区开发规划,应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备案。(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对不符合全国锑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主要矿区开发规划的各地区锑矿产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主要矿区开发规划,应当予以纠正。(5)锑矿产资源的采矿许可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的机构按规定登记办理。各地国土资源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司法部门应通力协作,坚决取缔无证开采锑矿产资源的情况。(6)对锑矿产资源勘查区块和新的开采矿区由国土资源部组织,或由国土资源部授权有关机构组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凡具备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开采资质的中外企业均有资格参加投标。锑矿产资源勘查区块和新的开采矿区具体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制定。锑矿产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按《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7)根据中国政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需要淘汰的锑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是: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采锑矿的企业;无采矿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的锑矿山企业和锑冶炼企业;土法炼锑工艺及设备:采用地坑炉、坩埚炉、赫氏炉、等落后方式炼锑;1.2中国政府对锑品出口供货企业资格认证为有效保护国家资源,整顿国家锑品出口经营秩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实现锑行业的持续发展,锑品出口供货企业资格条件是:锑品出口供货企业必须是国家主管部门批复准予生产的冶炼加工企业。锑品出口供货企业须符合下列条件:锑品生产能力4000吨以上,近三年出口供货量平均每年1500吨以上。在同等条件下,采选冶综合类企业、出口供货的产品中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高的企业优先考虑。产品质量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正在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须在2001年12月31日前完成认证工作。锑精矿到精锑冶炼总回收率80%以上。精锑冶炼能耗小于1.27吨标煤/吨产量。工业粉尘、废水、废气排放等环保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并获得省级环保部门批准;并须提供当年由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装备水平先进,主要设备、仪器、仪表是1990年以后制造的。冶炼企业所采购的锑精矿及初级产品均是来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开采企业和取得出口供货资格的冶炼企业的产品。锑品出口供货企业资格认证程序是:由各地外经贸厅根据本办法第二章,对本地区申报出口供货资格的企业进行初审,并于当年9月30日前将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冶炼加工企业名单及相关材料上报国家商务部。各地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