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研报告利川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旅游兴市为支撑,严格执行《利川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南XX县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旧XX县区改造、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城镇体系不够合理、产业支撑能力弱、城乡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发展方式粗放、制度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利川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一、主要成效XX县区是湖北西大门,国土面积46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2万,下辖7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2个开发区,575个行政村。近年来,利川立足州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武陵明珠、锦绣利川”),坚持“两个突出”(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管理、突出抓好城乡产业发展),推动“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四个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土地保障体系、融资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推进“五个一体化”(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城乡产业、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思路。明确了通过5—**年努力,打造中国西部清凉城、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产业聚集地,建好湖北“西大门”、重庆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提出到20XX年,市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城镇化率达到38%;到20XX年市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的发展目标。(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按照“拓展新片区、改造XX县区、延伸主轴线、构建大外环、打造景观带、做大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XX县区拓展工程、城市畅通工程和住房保第1页共12页障工程,启动了城南15公里绕城公路建设、行政中心搬迁和教育城建设工程,XX县区建设步代加快,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采取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办法,分步对北门、化肥厂等旧XX县区实施了改造,形成了大北门、东方城等新的商贸服务区。XX县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清源大道改造、黄石大桥、基斯顿大桥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加快推进,城镇低收入居民、困难职工和进城农民住房难题逐步解决,城北、城西、城东停车场和龙船调主题公园、观山公园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目前,城市规划区面积已拓展到160平方公里,主XX县区建设用地面积达22.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XX县区常住人口超过15万,城镇化率达到33.85%。(二)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按照“特色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要求,把特色乡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政策,分层次、分年度、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使之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促进了小城镇发展提速,增强了乡镇的集聚能力。充分发挥谋道镇省级口子镇、重点镇、旅游名镇、特色镇的试点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点。为支持谋道镇发展,明确一名市领导亲自挂帅,完成了谋道集镇、苏马荡旅游度假区和所有村庄规划的编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谋道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项目。为加强对苏马荡旅游景区开发支持力度,多次召开现场会和专题会,及时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谋道特色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激活民间资本推进南坪集镇改造,启动元堡集镇XX县区建设,将凉雾列入城市组团,打造元堡、凉雾、南坪3个城市卫星镇。加快培育汪营、柏杨坝、忠路、团堡等区域中心镇,重点建设了毛坝、文斗、建南、沙溪等边贸口子镇。(三)村庄环境更加舒适。以新农村建设、国土整治、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危房改造、特色民居改造和宜居村庄建设等项目实施为载体,积极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了农村社会形态向第2页共12页城市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