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人对火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一引言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就要解决人、机、环三方面的主辅关系。人的失误是人一机一环安全管理体系中潜在的事故源,据资料统计表明,由于人的失误引发的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随各种环境条件的改善、设备抗灾能力的增强,人的失误对整个企业的这全管理系统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分析、预测、控制、减少人的失误,是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造成操作失误的原因有两大部分,一是人的自身条件;二是人与设备、环境的匹配。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从人的操作行为、心理状态、生物节律等多个方面入手,从深层次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它的实质,从而能够制定出效完善的控制对策。要解决第二个问题着眼点应放在人、机、环三者的关系上,分清主体与客体,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尽管由于设备的不可知因素,环境的外来影响能够引发事故,但从前面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出所占的比重很小,从大的说占10%~20%,从小的来讲只能占到3%~5%,这些因素也可以由人去控制,所以对人一机一环管理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上。二人、机、环三大因素主辅关系分析人的工作总是包含着人与设备、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即主要表现为主从关系,人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操作机器和控制环境。机器本身为人服务,要与人的工作性能、条件相适应。环境有时具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但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人与环境达到最终的统一。下面就针对生产危险品的火工企业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生产危险物品的企业由于原材料半成品的危险性决定了以人、机、环三者要求较高,各种事故的出现都离不开这三者的影响。因此在事故的分析中,首先抓住2点:(1)是否源于操作工的违章操作、指挥者的违章指挥等人的因素;(2)是否因设备环境的不合理导致。对于环境、设备带来的事故,最终也可以归结到是否是检查者、操作工没有认真检查等人为因素上,只不过把事故从现象和实质上做了区分。事故从设备、环境中反映出来。如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风沙较大,是火工生产的事故多发期,最容易造成静电积聚事故,可归纳到环境的影响因素上,但最终分析还有以下几方面人的原因,一是空气湿度较小——操作工没有按时造湿;二是风沙较大——没有关闭好窗户;三是静电接地断开——没有认真检查。这些都是由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由此可知,在研究人、机、环整个安全系统中应充分从人这个主体出发,将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在操作过程中人的感觉、情绪、生理、操作水平等因素,从而减少操作过程的失误,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三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人的内在因素分析(一)行为心理的分析人的操作行为包含了3大部分,11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操作正确与否受到心理、生理、技能的制约,任何操作行为都脱不开这3大部分。以生产火工品的企业为例,由于产品的危险性,决定了技改速度不快,机械化强度不高,职工的操作行为多为单调的工作,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而这种限制创造力的工作又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例如,雷管装配卡口工序,使用的机器较为简单,平凡单调的重复劳动极易造成违章行为,以图1为例说明。图1雷管装配卡口工序操作工生产调查图图1为抽查30个操作工,以产量为竖轴、工作时间为横轴而做出的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单调感的卡口操作工,在工作前由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较高,自觉性也较高,此时不仅产量较高,而且操作安全程度也较高。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职工重复操作的单调感增加,抢时间、赶任务的思想加大,尽管卡口速率加快,但临近下班时间,这种思想表现得更加明显,于是违章操作,大把抓管,赶任务,求产量,是违章和事故的多发期,因此也是重点控制阶段。从上面例证说明人的操作行为受到人的心理条件的制约,研究安全管理的操作行为,应从研究人的操作失误入手,强化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规范人的操作行为,从而改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二)生物节律影响因素的分析体力、智力、情绪是人体生物节律多项自然反应的其中3种,人的体力感应周期为23d,情绪波动周期为28d,智力强弱周期为33d。每个周期有高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