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轧薄板市场分析研究冷轧薄板在机械、汽车、轻工、家用电器、建筑、环保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80年代未至今,我国冷轧板生产有了空前的发展,到2000年我国已具备了大约950万t/a冷轧板生产能力,其中电工钢71.5万t/a,不锈钢板卷27万t/a,能生产从一般商用级到超深冲级别的碳素冷轧板及高强度冷轧板,一定数量的IF钢、BH钢及镀锡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彩涂板、耐指纹板、减振板等多种涂镀层板。此外,还有取向、无取向,高牌号到中低牌号电工钢及各种类型不锈钢冷轧板卷。但总体上看,我国钢铁工业总量不足的矛盾有根本缓解,而国民经济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所需的板带产品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冷轧薄板品种更是缺口最大的产品,冷轧薄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一、轧薄板的生产与消费在我国钢材品种统计分类中,热轧薄板与冷轧薄板合计并称为薄板,冷轧薄板实际上包含了商品薄板(光板-未镀层)以及冷轧薄板的延伸产品,主要是涂镀层板;而进出口统计中,冷轧薄板与涂镀层板是明确区分的,同时不锈钢板材也是单列的。现有的一些薄板市场分析报告,一般依据国内口径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另有一些报告将带钢和硅钢片也纳入薄板一并分析,这样做也有一定道理。鉴于硅钢片和涂镀层板的市场分析,以往的研究报告曾经单独涉及,本报告主要依据国内口径分析冷轧商品薄板的市场状况。1、1995-2000年我国薄板生产的总体情况1995年以来,中国短缺的薄板产品有较快增长,2000年产量达1904万吨,比1995年增加758万吨,年均增长10.68%,比同期成品钢材产量的增幅7.92%高出2.76个百分点,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由12.8%上升到14.5%,提高了1.7个百分点。薄板的生产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冷轧薄板增幅高于热轧薄板增幅。1995-2000年,我国冷轧薄板产量的年均增幅为12.37%,热轧薄板产量的年均增幅为9.18%,前者高出后者3.2个百分点;薄板中热轧板比例由1995年的64%下降到2000年的60%,冷轧板比例由1995年的36%上升到2000年的40%。应当看到的是无论是热轧还是冷轧,连扎比均有所下降,冷轧连扎比下降更多,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2、冷轧薄板的生产与消费总量我国的统计中的薄板产量,包括了合金薄板,但硅钢片与薄板并列;而在进出口统计中,合金薄板是硅钢片和合金钢板的合计,这里又显示出国内口径与国际通行口径的不一致。考虑到进出口统计中,合金钢板的绝大部分是硅钢片,且没有热轧和冷轧的分类,以下对冷轧薄板的消费分析,对一般合金薄板给予忽略,有关的分析报告一般也这样处理。这样,依据进出口统计的口径,将冷轧薄板划分为镀锌、镀锡、不绣钢和一般商品板(光板)四类,一般冷轧商品薄板的产量,由有关数据推算。1995-2000年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供有关方面参考。1995-2000年中国冷轧薄板的生产、进出口与表观消费(单位:万吨)1995-2000年冷轧薄板国内市场占有率1)我国冷轧薄板消费增长很快,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50%,明显偏低2000年,我国冷轧薄板表观消费量近1630万吨,比1995年的760万吨增长1.14倍,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依次是包括彩色涂层板在内的深加工产品(增长2.81倍)、冷轧不锈钢薄板(增长2.72倍)、镀锌板(增长1.74倍)、镀锡板和商品冷轧薄板(增长0.87倍)。1995-2000年的6年间,只有1998年因为进口量有所减少,冷轧薄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它年份均在50%之下,在43-47%之间,2000年冷轧薄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4.5%。商品冷轧薄板和镀锌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总体上比较稳定,镀锌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多数年份低于商品薄板;而镀锡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了极大的提高,1995年仅为27%,2000年提高到了70%;其它涂镀层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起伏,整体上在40%的水平;冷轧不锈钢薄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1998年以前有较大下降,1998年仅为11%左右,1999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2000年达40%。2)冷轧薄板生产稳步发展,进口高速增长2000年,我国冷轧薄板生产总量达760万吨,比1995年的420万吨增长0.83倍,镀锡板的生产最快,2000年超过100万吨,较1995年的21万吨增加3.83倍,冷轧不锈钢的产量超过30万吨,较1995年的不足10万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