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第一章: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了他们的影片,标志电影的真正诞生#路易卢米埃尔的作品按题材和内容分类: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工厂大门》(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3.政治、文化、新闻实录:《代表们登陆》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火车进站》#卢米埃尔作品的特点: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不同叙事方式的可能性。#卢米埃尔的奉献:制造活动电影机、把电影与商业结合#梅里爱作品分类: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排演的新闻片《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神话故事片《灰小姐》;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梅里爱作品的特点:“乐队指挥的视点”、“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梅里爱的奉献:创立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并把戏剧方法引入电影;在电影技巧方面的奉献(停机再拍、二次曝光、合成照相、叠印、溶入溶出等)#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比拟:不以艺术为目的,“再现生活”vs制造艺术,“改变生活”;表现生活完全是写实的、纪录性的vs“银幕戏剧”是梦想的、浪漫主义的;再现主义vs表现主义;纪录片先驱vs故事片先驱。#早期欧洲电影的两种倾向:“布莱顿学派”的美学探究;艺术电影运动。#“布莱顿学派”的口号:“我把世界摆在你眼前”。特点:A现实主义萌芽;B向电影化迈进(多视点的时空观念的打破,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斯密士:交替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视为最早的“分镜头”原那么;威廉逊:强调运用物体运动感来造成景别变化,用蒙太奇手段将不同情境的形象交替出现;柯林斯:“挪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后来成为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艺术电影运动:《吉斯公爵的被刺》(1908)。其创作倾向和原那么是“银幕戏剧”的开展,传统戏剧观念在电影中的延伸。对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方式在美学观念上的根本否认。第二章:电影叙事方式的开展#鲍特《火车大劫案》(1903):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织切换技巧上,制造性地开展了电影叙事地流畅性和连接性。局限:每一段都是一个位于远景中的长镜头。#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由四个独立故事情节组成:母与法、基督受难、圣巴特罗谬节大屠杀、巴比伦的陷落)#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1.电影的叙事方式:强调以情节构造作为影片叙事的根底;2.电影的叙事时间:在影片宏大的叙事时间表现中,以详细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超越实际叙事时间,扩大心理时间。3.电影的叙事空间:区别4个故事的主要方式时靠叙事空间的外型效果和视觉信息。最大奉献:冲破叙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花框的束缚的空间观念。4.电影的叙事语言: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构造的根本构成单位的原那么(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根底)。5.电影的叙事节拍:“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拍性剪辑。#美国默片喜剧片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赛纳特;基顿《大将军》(1926);劳埃德《大学新生》(1925)(与《一个国家的诞生》、《淘金记》、《大阅兵》一起被列为美国电影默片时代嘴卖座的四部影片)#早期电影喜剧:纯视觉的表现方式、依托演员的表演、依托形象的动作、依托强烈的运动。#卓别林的电影喜剧观念及奉献:1.人物形象的塑造:以电影的方式来制造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2.影片的构造观念:以动作的视觉构造的方式来掩盖情节构造的存在。3.影片的空间观念:强调单镜头的空间表现力,强调画面内部的场面调度。镜头特点:A擅长使用全景镜头;B借助全景镜头较多代不同的与人物动作相习惯的空间环境;C以长镜头的方式表现动作本身喜剧冲突的视觉效果和连接性;D画面内部的多信息表现。时间观念:注重叙事时间的瞬间效果的表现。戏剧冲突确实是时间冲突的表现。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第一节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印象主义心理叙事代表人物及作品: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1919)路易德吕克《漂泊女》(1922)#印象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和奉献: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2.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