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职业资格考试含答案一、选择题(100题,100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选】1女性,39岁。六个月前因肛旁脓肿切开引流,之后局部皮肤反复红肿,破溃,局部搔痒。手术治疗中最重要的是A、麻醉充足B、肛管括约肌松弛C、找出外口D、明确瘘管与括约肌关系E、手术后呈“V”型创面答案D答案解析肛瘘手术时,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管括约肌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步防止瘘的复发。肛管直肠环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浅部、深部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共构成的肌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构造,手术中不慎完全切断将引起肛门失禁。直肠肛管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无括约肛门功能,切断后不引起排便失禁。2急性腹膜炎发生严重休克的重要原因A、水和电解质紊乱B、血容量减少和吸取大量毒素C、疼痛D、补液局限性E、营养不良答案B答案解析腹膜有很强的吸取力,可以吸取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在腹膜炎时因腹膜吸取大量的毒性物质,当腹膜吸取毒素与经淋巴吸取细菌后,可导致败血症。继而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长,大量液体进入第三间隙,血容量减少。故答案为B。3患者,男性,32岁,突发性呕血4小时,暗红色,量约500ml,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范围,血红蛋白90g/L,剑突下轻压痛,下列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措施为A、上消化道钡餐B、纤维胃镜C、腹部B超D、血管造影E、腹部CT答案B答案解析纤维胃镜,可肉眼直观进行检查。4男性,55岁。突发右上腹及心窝部刀割样绞痛伴阵发性加剧1天,发病后13小时寒战、高热。巩膜黄染,剑突偏右侧深压痛,右上腹轻度肌紧张。体温38℃。WBC15×109/L,血清总胆红素30umol/L,尿胆原(-),尿胆素(++),应诊断为A、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B、胆总管结石C、急性胆囊炎D、急性胰腺炎E、高位阑尾炎答案B答案解析腹痛位置为右上腹,发热,胆红素升高,提醒为胆总管结石。5患者,男性,45岁。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心率每分钟116次,血压96/60mmHg,中心静脉压10cmH2O,呼吸每分钟20次,动脉血氧分压76mmHg,尿量每小时少于20ml,尿比重1.002。考虑已发生A、心力衰竭B、肺功能衰竭C、肾衰竭D、血容量局限性E、内分泌紊乱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休克纠正后,尿量每小时仍少于20ml,低比重尿,肾回吸取功能障碍,考虑肾衰竭。6下列选项中,属于脓血症的重要特点的是A、高热B、转移性脓肿C、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D、寒战E、病情进展快答案B答案解析脓血症:身体里化脓性病灶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环游列国”,播散到其他部位产生新的化脓病灶时,所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症状。发病特点与败血症相仿,但在身体上可找到多处化脓病灶,甚至有许多脓疮。7下列气性坏疽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中,不包括A、定期活动肢体,防止下肢血栓形成B、全身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护心、肺、肝、肾功能C、立即手术彻底清创引流,最大程度地切除坏死组织和切开筋膜减压D、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疗E、过氧化氢持续滴注伤口,过氧化氢纱布湿敷,保持伤口引流答案A答案解析气性坏疽的肢体要尽量制动减少活动,肢体活动有助于局部血运循环,但在坏疽应防止大量细菌入血,需要制动或减少活动。8女性,26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手足抽搐,最也许的原因是A、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B、甲状腺功能低下C、甲状腺危象D、喉头水肿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答案E答案解析患者于术后出现手足抽搐,考虑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低钙血症。9男,3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性胃大部切除术后6年,出现上腹部不适、反酸。可以除外下列哪项诊断A、溃疡复发B、反流性胃炎C、应激性溃疡D、残胃慢性胃炎E、残胃癌答案C答案解析应激性溃疡是病人在遭到重伤状况,胃黏膜体现的急性病变,病人术后6年出现上述症状不属应激性溃疡。10腹腔穿刺液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细菌很少的常见于A、原发性腹膜炎B、胃、十二指肠穿孔C、阑尾炎穿孔D、肝脾破裂E、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答案B答案解析B上消化道内细菌少,重要为消化液,后期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11甲亢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重要是由于A、胃酸缺乏B、肠道炎症C、肠蠕动增强D、小肠吸取不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