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工委自身建设经验材料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做好关工工作的不竭动力。它来自基层,来自于群众,是基层经验、群众智慧的总结和提炼,是关工组织长期的自身建设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一、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来自各方多元、多样、多变价值判断的影响,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努力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先后两次组织工作组,分别深入到10个县(市)区、市教育局等30多个单位,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50余次,最后形成了8000多字的《关于xx市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在这个调查报告的指导下,全市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社区达235个,开展活动较好的有192个。为把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切实解决教育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细则》和《学校、家庭、社区在思想道德工作中的主要职责》等文件。先后总结推广了xx区、xx县、xx区等典型经验。二、在破解难题,寻找解决办法上创新关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创新就是根据关工工作的实践,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所以我们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最好办法。我们主要抓了三点。第一,完善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有些基层关工班子人员老化、工作处于应付状态等情况,我们利用几年的时间,强化了此项工作。近期,针对党政班子换届后,人员变动较多的实际情况,专门讨论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到目前,各基层单位的关工委主任都由党委副书记担任,作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了责任心较强的常务副主任或副主任,第1页共4页有些单位还实行了“双常务制”即:配备两名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县(市)区、乡镇办事处、村屯社区、中小学校都建立了关工组织,配齐配强了班子成员,实现了四个“百分之百”。第二,发展壮大了“五老”队伍。“五老”是做好关工工作的主体,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为此,我们竭尽全力、创造条件、搭建各种平台,总结选树了张凤阁、周衍良、袁祝平、卞戈、于福林、武殿举、马汉英等90余位“五老”的先进典型,经过几年的努力,“五老”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万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人,其中“十大员”占9000多人。第三,配备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理顺了职级。按照《XX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市关工委办公室为处级、各县(市)区关工委办公室为科级单位。到目前,五县(市)四区有8个单位配备了专职人员并理顺职级。第四,在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中,我们向市委建议采取“四个一点”(财政拨一点、教育经费解决一点、社会有识之士捐赠一点、有条件的学生自愿订一点)的订阅办法,得到了市委的同意并形成了常委会议纪要,使读书的数量每年都保持在7万册以上,参加读书的青少年每年达到30余万人,关工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三、在总结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上创新关工工作也要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第一,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感恩教育活动中,我们紧密结合青少年思想、学习、工作实际,做到了“六个结合”即:与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老少同乐、共建和谐”活动相结合、与革命光荣传统教育,学习英雄人物事迹相结合、与道德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以一会(主题班队会)带四活(唱、讲、写、做)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使全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据统计,全市举办红歌演唱会130余场,撰写红色博文500余条,受教育的青少年达20余万人。我们总结的《运用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验在省关工委20XX年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