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老干部局经验材料在中组部老干部局的关心指导下,在xx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本市各级党组织和有关工作部门特别是老干部工作部门,根据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和退休干部不断增加的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多年来,上海社区老干部工作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网络,搭建了适合老同志特点的社区学习活动平台,建设了一支“热爱老干部,热爱老干部工作”的社区工作队伍,使生活在上海地区的老同志普遍受益。一、探索与实践的起步上海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开展、推进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老干部离休进入高峰期。据统计,1994年达到峰值,当年离休干部有43033人。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好老干部成为各级党组织和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当时,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依靠”的工作方法。即关心照顾好老干部要“依靠原单位、依靠社会、依靠家庭”。一些单位自发探索与街道联手,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服务。(二)指导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上海老干部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老干部进入高龄期,活动范围明显缩小;全市近千家国企关停并转,老干部工作机构被精简,企业老干部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市委市政府重视并加强社区建设,区县、街道(乡镇)两级经济快速发展,对社区建设加大了投入,建立并完善了各种服务网络,为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8年4月,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上强调:面对离休干部高龄、高发病的趋势,要加强社区高龄养老工作,逐步做到离休干部能“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会后,上海社区老干部工作按照市委“四个就近”的要求全面推开。(三)规范推进阶段第1页共9页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加大了国资国企改革的力度,市属困难企业近2600名离休干部的隶属关系划转到居住地所属区县,各区县老干部工作的压力骤然增加。2004年,xx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首轮创建“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活动,提出统一标准,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区老干部工作。20XX年,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家庭、单位、社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十多年来,上海社区老干部工作在探索中改进,在发展中提高,在规范中加强,在深化中拓展,一步一个脚印,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充分肯定。二、主要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的社区党建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区积累了丰富的为老服务资源,为做好社区老干部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为利用社区资源服务老干部提供组织保障——在体制上,2004年,市委老干部局成立了社区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加强领导和协调。各区县普遍建立了社区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相应成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领导小组;各居民区也建立了以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并邀请社区医务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物业管理员、民警等参加。由此,逐步建立了区——社区(街道)——居委三级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老干部工作领导体制。——在机制上,每年,市委老干部局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全市社区老干部工作会议。区县则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共同研究和协调解决社区老干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的辐射效应,以“示范点”创建和评选为抓手,推动全市社区老干部工作的不断发展。——在机构上,2006年起,在离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的社第2页共9页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科增挂了老干部科的牌子,有的还成立了社区老干部工作站,加强与辖区内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社区老干部工作机构更加健全。(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在居民区、建在楼宇中,为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创造条件——支部进社区。在条件成熟的社区,以居住地为主就近组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隶属街道党工委。二是一些单位自建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