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鲤鱼过生日》教案篇一:小鲤鱼东北秧歌---儿童舞《小鲤鱼》教学时间:2013年教学班级:英(四)班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地点:一楼排练厅教学教师:美丽教学内容:东北秧歌儿童舞《小鲤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东北秧歌的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体态动律特征。⑵、准确把握动作的发力点,强调“扭”韵律核心,腰部的轴心作用和扭动的状态,达到步伐与上身的协调配合,舞出“艮中浪”“浪中俏”的特点。2、能力目标:⑴、教会学生用艺术的呼吸去舞蹈,强调“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和体态、心态、动态的合而为一。⑵、强调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民族的思想情感。⑵、让学生仔细的分析节奏、动律及点、线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文化底蕴,表现东北人民以情带舞、情舞互动的自由奔放的精神面貌。4、教学重点、难点⑴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的特色,以及体态动律的特点,与儿童舞的结合。⑵手巾花的绕法、玩法。教学方法:示范、讲解、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表现的三个方面,以及握巾的方法,绕花等等,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基本体态:上身前倾、双膝略弯,拔背、立腰、含胸、垂肩,两眼平视前方。基本动律表现的三个方面:a:带艮劲的步b:带腰肢的扭c:手绢的花。绕花的三个步骤:a:以食指挑起手巾花b:以手腕为轴迅速转动手巾花c:最后压腕。二、讲授新课:听音乐、记歌词,感受儿童舞的气氛。准备姿态:身体冲七点方向,半蹲,上身前倾,双手握巾,双臂向七方向延伸,眼睛看地面。注意:上身不能驼背。㈠、刚才听到得歌词为:“大大大、小小小”。现在我们根据歌词学习第一组动作:节拍为123老师示范,同学们认真观察。⑴:脚下动作为后踢步,从正七点方向跳三下至正三点方向,先跳右脚,顺序为右左右。手上动作:12时手心冲上由体旁划至斜上方,3时双手划至头顶正上方迅速绕花,头倒向左边,眼睛正一点。我们手脚配合练习一遍。⑵:1时脚下不动,依然保持半蹲,双手体前交叉,迅速打开至斜下45℃,上身仰起,头倒向右边,眼睛看正一点。2时迅速立半脚掌,身体立直,双手体前交叉,低头看手。3时双手迅速打开保持1时的动作。根据歌词把第一大组的动作练习一遍。㈡、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大组动作:节拍为:“1234567”1.3.5.7.的动作相同,2.4.6.8.的动作相同。准备拍8时的动作,立半脚掌,身体冲2点方向,头倒向左边,眼睛看向正一点。1时双脚迅速压脚跟,半蹲,膝关节冲8点方向,出右胯、下右旁腰、头倒向右边。2时重复8的动作。下面我们练习脚下动作手部动作:8时双手握手巾花,从左边起泛。1时迅速甩手巾花至右边,摆造型。做手上动作时强调三个位置:8、1时放胯旁(低位)2、3时放于肩平(中位)4、5时头顶上方(高位)6、7时回至肩平注意:做此动作时制动感要强,身体和腿形成对抗的力,充分体现东北秧歌腰肢的“扭”。我们学习了手上动作、脚下动作,现在配合练习一下。㈢、第三组动作⑴、刚才我们听到的第三句歌词是“活蹦乱跳滚了一身泥。”我们经常去幼儿园见习,看小朋友“活蹦乱跳”,他们都用了哪些动作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吸腿跳作为脚下动作,节奏1-2.手上动作为:双手胸前绕花,推开至2、8点方向。手脚配合来练习此动作。⑵、下面我们想想“滚了”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鲤鱼是怎样打滚的??它就是身体扭动两下,我们身体也来扭动两下,1时胯由右边起泛滑向左边;2时身体迅速立直,立半脚掌。双手1时由体旁绕花划至头顶斜上方;2时迅速冲2点方向甩手绢。手脚配合来练习此动作。⑶、如果我们身上有了泥点子会怎么办?对了要将它甩掉。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动作来表现那??大家做的很好,那么小朋友的动作肯定还要夸张,1时右腿吸起,2时用力全脚掌踩地;双手由正后划至正一点,身体扭向正一点。下面我们练习一下。“一身”时,脚下右左两步,身体立直转至正后方,双手冲正上。下面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