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传》读后感《撒切尔夫人传》读后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英)约翰·坎贝尔著,英国2020年版,韩晔、林戈寒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一、总体感受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2020),通常被称为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任英国首相。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当了15年首相)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看了此书,突出的三点感受:1.治理庞大的国家非常不容易。没有一个学者/思想家的政治、经济理论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管是凯恩斯、哈耶克还是弗里德曼或其他人。他们只是提供了理论的弹药库。需要政治家相机抉择。2.一个政治家是否能留下有价值的政治遗产,核心在于其治国理念和政策措施,方向上是否符合历史趋势、经得起时代考验。3.撒切尔夫人有缺点、弱点,但仍然是一个可称为“伟大”的政治家。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功过存在很大争议。作者列举了对撒切尔夫人的争议,“一半人认为她一人拯救了国家,另一半人则认为她一手摧毁了国家”。她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受人敬仰的、最招人痛恨的、最为偶像化的、最受诋毁的公众人物。对一些人来说,她是国家的救星,在经历几十年的衰退之后,‘让伟大二字重回大不列颠’;她是无所畏惧的战士,整治了工会,收复了福克兰,把国家重新推上正轨,并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经济体,20年后,这一经济体的表现依然超过欧洲大陆许多实施严格管制的经济体。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她是一个心胸狭窄的意识形态分子,推行严厉无情的政策,让贪婪变得合理合法,以抛弃下层阶级为代价扶持中产阶级,有意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她还削减公共服务,破坏高等院校,让公共广播事业沦为逐利工具,还破坏了国家的团结感以及和公民的自豪感。两种观念不可调和,而两者都没有说错。”作者约翰·坎贝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传记作者,还写过劳合·乔治、爱德华·希思等政治家的传记。他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撒切尔夫人,对她的优点、缺点、不足、政策的得失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分析透彻。他肯定撒切尔夫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远大志向,只因为她是女性,人们才没把她的雄心当回事”,她有“非凡的专注和过人的耐力”,“对工作痴迷般的奉献精神”,她能抓住机遇成为保守党领袖是因为“她没有因胆怯而回避”。有时也直接揭穿她的政治手腕。“1987年她对莫斯科进行的胜利访问。这是一次赤裸裸的选前表演,目的是在国内电视上树立良好形象,把首相塑造成一位受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同样欢迎的世界领导人。”撒切尔夫人从自身经历、直觉加阅读(哈耶克等)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执政理念,并以铁的意志坚定不移地实施。“她的长期目标已经在在野期间设定,那就是从英国政治中逆转战后时代出现的整个集体主义趋势,从而实现国家道德上的振兴。她确定了一些大目标:政府应该削减公共开支、削减税收、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避免对经济过多干预以及普遍信任自由市场的运作。”她的信念还包括“福利制度是一种把勤快人的金钱流转到懒人手中的浪费机制”,所以不应提倡、扩大;“住房又是一种根本不该国家提供的服务:她的政府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并奖励自置居所。因此,在削减对租赁市政房人士补贴的同时,她决心保护、甚至延长购房者抵押贷款利息享受免税的措施。”在外交、国际政策方面她也贯彻同样的理念。“撒切尔夫人认为富国向穷国提供援助只会支持腐败的政权,使依赖永久化,相反,推进自由贸易和企业精神可使欠发达国家自身得到发展,实现经济繁荣。”“铁娘子”名不虚传,在其政治生涯中,面对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爱尔兰共和军的爆炸刺杀等很多严峻、危险的形势,她都展现了无所畏惧的巨大勇气,赢得了公众的钦佩。她出台的很多政策,都顶住了强大的压力。比如消减公共开支方面,直接降低公务员工资和裁减人员。她坚信,“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除了一些个人外),并不能解决这个国家的种种弊端,反而是主要问题之一。她认为公共服务从根本上讲是寄生的,是国家创新及创造财富方面的负担。她决心大幅削减这一官僚机构。”“在新一届政府许诺的公共开支方面的节约项目中,针对公务员的削减幅度最大。政府立即实施了招聘冻结并下调工资水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