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综合检查要从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入手一、引言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已内酰胺产品部是引进荷兰DSM公司具有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能力设计为5万t/a,经过扩能改造后,现为7万t/a。有关装置3套:制氢装置、环已酮制备装置、羟胺肟化装置、已内酰胺制备装置。重点生产部位有2个:原料罐区及装卸站台、空分制氮。其中制氢装置和环已酮制备装置为一级关键生产装置,原料罐区为一级重点部位。以安全综合检查为载体,强化加强对这些装置和部位的安全监控管理,避免事故发生,是实现安全生产重大事故为零的根本保证,也是产品部扩能改造顺利进行和产量达标的关键。对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综合检查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安全综合检查的目的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物料的不安全性、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加以控制。1.1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中的不到位;1.2及时了解关键装置的安全监控管理现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1.3发现潜在的、固有的危险,预测、制订安全防范措施;1.4及时督促各专业管理部门对关键装置安全监控管理责任的到位;1.5发现并推广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经验;1.6检查关键装置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1.7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三、安全综合检查的依据针对工艺、设备、安全、劳动纪律等各方面管理现状,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事故台帐、经验、教训、逐条逐项对照检查。检查的主要依据如下:2.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2.2中石化股份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如《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规定》、《设备安全管理规定》。2.3石化行业安全规程、标准等,如《压力容器操作规程》、《设备检、维修操作规程》等;2.4三大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2.5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全综合检查标准》(1997年);2.6中国石油公式总公司《石化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办法》(1992年9月);2.7装置安全管理常用资料和数据,如:物料理化特性、工艺参数、监控要点;2.8石油化工典型事故安全剖析;2.9本装置或部位开车以来的大小事故及故障台帐;2.10本装置、部位安全监控方案、特护方案。四、安全综合检查的实施3.1形式3.1.1由领导带队,工艺、设备、安全、综合等专业组在各自业务范围内深入现场,进行地毯式的全面综合检查;3.1.2检查方式采取现场与资料相结合、制度与现场相结合、汇报与落实相结合。查资料、看现场、问操作工、找问题、寻对策,辨识、评价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存在的、固有的危险因素;3.1.3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控制危险因素,确保装置的本质安全性。3.2内容以安全生产“四项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劳动纪律、施工安全纪律)为内容,重点查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情况,一查法律、法规、制度的符合性,二查现场管理的规范性,三查专业管理部门职责的到位性,四查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归纳起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3.2.1安全职责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中央领导关于安全工作指示、精神的落实情况;领导干部和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考核情况;关联交易双方各自的安全职责落实情况;岗位安全责任制及安全承诺制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HSE)推广及实施情况;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的执行及责任落实情况;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的执行情况。3.2.2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是安全教育、事故管理、安全用火管理、进设备内作业管理等安全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及执行落实情况;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情况;动火、进设备内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票证的签发、现场监护情况;边生产边施工安全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