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打沟调研报告水西村——党建调研报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我村基本情况水西村位于水西镇东南部,与章江北大道仅一江之隔,遥江相望可见XX县区八镜台、郁孤台。土地面积1287亩,耕地面积740亩,有村民小组32个,以佛岭背为界,东片区11个组,西片区21个组,总户数1241户,总人口4170人。村里主要大姓是谢姓、王姓。村党总支部下设党支部6个,有党员102名。村民人均年收入4200元。村内主要产业为养殖业、种植业以及食品加工业。二、我村党建基本情况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4170人;有6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102名,占全镇党员总数(1027人)的10%左右,占全镇人口总数(40168人)的2.5%,在这102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53名,占52%;小学28人,占27%;高初中52,占51%;大中专20,占20%;本科2人,占0.2%。全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结构进一步改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我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6人,55岁以上的2人,占委员总数的3.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三、我村党员存在的问题第1页共3页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2、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不会作为”。现在农村工作当中,日常事物比较多比较杂,而且需要登记在案的东西需要写出来,不能及时的备案,有些工作我们确实干了,但检查的时候拿不出东西来证明,影响了工作的质量。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四、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各项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四、解决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和交流,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村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参与学习,提高党性和觉悟。提升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是发挥第2页共3页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顺应国际国内党内新形势、适应新农村建设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头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创先争优;要努力学习、运用科技知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寻求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和项目,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上创先争优;要主动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