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现结合我县近三年来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使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本情况近三年来,我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管理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把城乡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做靓XX县区,提升XX县区,完善XX县区,保护市,联动镇”的城市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至2019年,县XX县区建XX县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XX县区人口达1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XX县区绿地率达39%,XX县区绿地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平方米,自2011年以来,XX县区人口年递增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XX县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XX县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居民公平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1、立足长远,把握中心XX县区发展定位。按照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9年),确定到近期2019年中心XX县区建设用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XX县区人口达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至中期2020年XX县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5平方公里,XX县区人口为2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至远期2030年XX县区建设用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XX县区人口为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近三年来,按照集约开发,专业集聚,功能提升,协同联动四大原则对县域产业进行空间布局,优化结构,第一产业依托粮食、水产、禽畜、蔬菜等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科技示范园、综合养殖场、食用菌、乌鱼养殖基地、养鸽业、丰收辣椒等生产基地;第二产业以“项目大集中、产业大集聚”为总体思路,推动工业项目往和工业园区集中、构建第1页共5页县域工业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布局以物流、商贸、职主培训、旅游业为主,在电力特色基地建设打造物流基地,以相关产业的生产资料仓储、配送、转运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域建设生活物流基地,以发展绿色农产品及生活物流,在城西公路边建设一流的红都国际建材商贸城;在区域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精品;在XX县区中心建设劳动力技能职业培训中心,形成职教园区。近三年来,全县年均新增劳动就业岗位1万余个,转移人口均10万余人(其中第二产业3万余人)2、全速推进,加快中心XX县区建设步伐。(1)中心XX县区建设快速推。近三年,全县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达106亿元,2019年已实施60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72.14万元,其中市政工程项目12个,总投资6.89亿元,功能提升项目25个,总投资11.67亿元,民生保障工程项目7个,总投资5.69亿元,房地产项目16个,总投资47.896亿元,一年来XX县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3.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5平方公里,居住用地面积0.23平方公里,XX县区道路建设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0.5平方公里。XX县区扩改的道路有外环东路、公路拓宽改造、至快速通路,大道,城北路网横二路,城北路网横三路,城北路网横四路,城西北延伸,城西横二路,干越大道改造环城东路改造等。道路建设总投资达5.73万元,同时,中心XX县区的水、电、气、公交、客运等设施不断完善和加强。(2)城乡规划调控日益增强。近三年来,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规划,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北片区详细规划、城东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推进了中心XX县区供水,雨污排放、交通、电力、中小学布局、医疗卫生、城市燃气、棚户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了2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镇等11个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城乡建设有规可循。(3)全力开发建设XX县区,实现XX县区的有效对接。近三年,我县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XX县区开发建设,形成与城北连为一体;适度开发公路以北和第2页共5页城东、城南片区,拓展XX县区,使初具规模的城北为城市主要拓展方向,形成北拓南优,东西延展的城市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