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房屋抗震加固可行性研究报告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摘要。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在各类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材料明显的脆性性质,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本文对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抗震性能研究abstact:asatraditionalstructure,masonrystruc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tsseismiccapacityismuchpoorerthanreinforcedconcreteorsteelstructureduetothematerialbrittleness.themasonrystructureseismicstructuralmeasuresandthe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inthispaper。keywords:masonrystructure;earthquake-resisting;seismicresistanceresearch1引言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墙体材料,在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县域城镇中仍占有85%以上的比例。近些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也不断涌现,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结合就地取材的原则生产的各种地方性砌体材料,如蒸压类和烧结类的非粘土多孔砖及实心砖。这都为砌体结构的应用扩大了领域和范围。[1]现代砌体结构已与传统的砖砌体有许多区别。按照砌体中的配筋率大小可将其分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和配筋砌体三类,它们的界限定义为:仅有少量的拉结钢筋,含筋量在0.07%以下时,可称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适用于地震设防地区的砌体结构,如在墙段边缘设置边缘构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同时,墙段上下设置有圈梁,此类砌体的特点是砌体周边均有钢筋混凝土约束构件,砌体的配筋量为0.10%~0.2%左右;配筋砌体适用于10层以上的中高层建筑,如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其实质是一种砌筑成型的剪力墙结构,其配筋率也接近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即在0.25%左右。[2]第1页共7页1966年的邢台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等数十次破坏性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表明无筋砌体结构不能经受大地震的考验。尽管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如此之差,然而,在城镇建设中,由于人口集中,土地有限,规范限制了一些传统材料的砌体结构高度,但又不可能把砌体结构限制过严,而是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和总结震害的基础上,改进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严格要求了小砌块的建造层数和高度,满足业主的需要。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就适应了这种要求,提供了建造较高层数的砌体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相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而言,其较低的工程造价也是显而易见的。2砌体结构材料的特点砌体材料作为一种地方性材料,具有取材容易、加工简单、砌筑工艺易于掌握,因而被广泛采用。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改进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传统制作方式和砌筑方法,是一种生命力极强、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砌体材料在我国大体可分为粘土类制品、蒸压类制品、混凝土类制品和以各类工业废料制成的墙体材料等。当前各地除沿用传统材料粘土制品以外,也相继制成以页岩、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烧结砖;以白灰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蒸压砖;以及以细石砼(或轻质骨料)为材料的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墙体材料。大部分地区有逐步替代粘土制品的趋势。新型墙体材料中,用页岩或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材料,或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经烧结而成的实心砖、多孔砖,较好地利用工业废料为原料,制成墙体材料。它们具有类似于烧结粘土砖的性质,亦具有新的原材料的特点。新型烧结砖一般抗压强度均较高,普通的煤矸石加页岩混合烧结砖的抗压强度均在mu15以上,少量的可达mu20以上,多孔砖的孔洞率在25%-30%左右。此类实心砖由于表面比粘土砖更粗糙,抗剪强度亦普遍比粘土砖高;多孔砖由于有孔洞作为键槽,砂浆能起到销键作用。增大了砌体的抗剪强度,对抗震十分有利。第2页共7页新型烧结砖还由于经焙烧而成,因此,其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都比较小,与烧结粘土砖没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由于它们的原材料不同,特别是制作养护过程的差异,导致蒸压砖特有的性质。蒸压灰砂砖以石灰和砂为原材料,蒸压粉煤灰砖以电厂工业废料粉煤灰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