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无缝线路的防胀工作,保障安全畅通一、前言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由于无缝线路消除了车轮对钢轨接头的冲击,减少了接头数量,使得列车运行平稳、旅客舒适度增加,延长了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列车运动阻力、减少了基层单位的劳动量,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我国已普遍使用混凝土轨枕,更是夯实了全面使用无缝线路的基础。但无缝线路也有其弱点,就是钢轨应力冬夏变化巨大,冬季增加了断轨的几率,防止胀轨跑道也成了夏季工作重点。二、钢轨的自由伸缩量计算钢轨不受任何阻碍的伸缩叫自由伸缩。自由伸缩量同钢轨的长度和轨温变化度数成正比。钢轨自由伸缩量的计算公式是:△l=αl△t式中:△l――钢轨的自由伸缩量(mm);α――钢轨的线膨胀系数(0.0118mm/m.℃)l――钢轨长度(m);△t――轨温变化度数(℃)。例:一根不受任何阻碍的钢轨,在轨温为25℃时测定的长度是100m,轨温升高到55℃时钢轨的自由长度是:△t=55℃-25℃=30℃。△l=αl△t=0.0118mm×100×30=35.4mm此时钢轨的长度为:100m+35.4mm=100.0354m三、熟知牢记胀轨跑道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1)无缝线路作业违反‘‘两清、三测、四不超’’引起胀轨。2)冬季在低温下焊轨使局部锁定轨温偏低,夏季局部应力过大引起胀轨。3)道床缺砟或两侧石砟严重不均匀、扣件缺损失效严重、翻浆、空吊板、轨道不平顺,在夏季列车的碾压冲击下容易发生胀轨。4)高温季节进行扰动道床的作业时,会产生线路高低方向临时变化,使钢轨不均匀爬行,虽作业后线路高低、方向大体恢复,但应力不均匀仍然存在,加之线路两侧、枕盒石砟松散,道床与轨枕摩擦阻力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应力加大,在列车的碾压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线路爬行、横向位移,造成胀轨,如果发现处理不及时进一步发展,突破了线路框架结构刚度和道床石砟束缚,轨排就会向两侧或上方大幅运动,造成严重扭曲自行释放应力,形成跑道。四、容易产生胀轨跑道的薄弱处所大中修地段,木枕与混凝土枕交界处、固定区与伸缩区交界处、钢轨硬弯处、曲线头尾、长大坡道头尾、制动地段、明桥台附近等应力容易集中的地段,道床厚度不足石砟缺少地段。五、线路有胀轨迹象的判定1)夏季轨向严重不良,线路连续出现3-5mm的碎弯,或碎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多增大。2)钢轨高低水平不好、变化较大,空吊增多,枕木头一侧石砟离缝。3)起道省力,且抬起的轨枕根数过多。4)捣固越捣越轻且不易捣实5)拨道逆向拨不动或拨好又弹回来,拨好一处又鼓出一处,轨道移动距离大范围长等。6)这时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10-12mm时,可判定为有胀轨迹象。六、胀轨跑道的判定1)轨向不良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12-24mm时,可判定为胀轨。2)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10mm时,在轨温不变的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突然扩大可判定为胀轨。3)轨向不良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24mm及以上时,可判定为跑道。七、遇有胀轨迹象的处理措施1)当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若碎弯继续扩大,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2)作业中如出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枕端道碴离缝等胀轨迹象时,必须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防胀措施。3)无论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10mm时,必须设置慢行信号,并采取夯拍道床、填满枕盒道碴和堆高碴肩等措施;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12mm,在轨温不变的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扩大时,必须立即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及时通知车站,并采取钢轨降温等紧急措施,消除故障后放行列车。八、胀轨跑道的处理程序1)接报信息处理:现场调查人员确定线路故障为胀轨迹象时,应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及时在车站登记“运统-46”,迅速通知工务段调度,同时向路局行调请求列车限速5—25KM/h;通知待命人员带齐料具前往故障地点。并采取在线路显著变化地点夯拍道床、填满枕盒道砟和堆高砟肩、浇水降温等措施。线路稳定后,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