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XX县区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固本强基,抓住村书记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发挥作用”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主要做法1、多渠道选配,优化村书记队伍。一是储备人才。近年来,XX县区积极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人员的思想意识,做好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把那些思想素质高、能力强、实绩明显的年轻优秀人才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在200年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基础上,200年公选产生村后备干部1242名,为村书记队伍建设储备人才。二是做好选举。XX县区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推行“两推一选”办法,公开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人进入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书记,换届后,45周岁左右的村书记占8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书记占91.4%;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强的村书记占96.1%,实现了村书记从“三个60%”到“三个80%”目标的转变。三是整顿提高。自2003年以来,XX县区每年开展一次后进村整顿工作。2005年下半年,结合做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开展村级班子调整整顿工作。2006年4月至5月,开展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回头看”。近三年来,XX县区通过村级班子“回头看”、对薄弱村进行整顿等,共对141个村党组织班子进行了调整,调整充实了书记101名,大大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提高了村级班子带领致富的能力。2、多形式教育,提高村书记素质。近年来,XX县区积极抓好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上岗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和适应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村书记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学历教育。为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三个80%”的目标,增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XX县区在完成村干部高中学历教育419名,中专学历教育427名的基础上,2004年以来第1页共8页坚持举办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度有131名村干部参加,2005年度有180多名村干部参加。二是加强能力教育。XX县区多次组织村书记到省、杭州参加带领致富、村级管理等能力培训,市和乡镇也多次组织村书记开展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2003年至2005年XX县区每年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市场经济和适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党风教育。鉴于发达乡镇信访较多的问题,XX县区专门邀请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朱永祥为发达乡镇的村党支部书记上党风廉洁课,提高他们的党性素质。四是加强“五好”村书记培训。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五好”村书记培训,今年5月10日至12日,XX县区委组织部又对全市2006年度创建“五好”村党组织的103个村书记进行了培训,推进了“五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3、多制度管理,发挥村书记作用。近年来,XX县区为规范对村干部的管理,不断完善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实行村干部诫勉和辞职制度的意见》、《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等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来规范人,最大限度地规范了村书记的行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管理,确保了村书记能明确使命,落实职责,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为更好地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积极发挥村干部作用,XX县区还在村级班子建设和村干部管理监督方面大胆创新,摸索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实行村干部诫勉和辞职制度,对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对影响较坏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以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行村干部“双带”绩效公示制。对村干部“双带”的对象、项目,承诺完成时间,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村干部每季工作讲评制。每季度,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进行公开述职,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群团负责人、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