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XX年第四季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四季度以来,街道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转型发展新常态、政治要求新规矩、党建工作新部署,围绕强富美高的目标,紧扣两区发展定位,全面落实市委六增六强要求,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导和开展工作的根本方针,联系实际,解放思想提境界、深化六为再加压,围绕第一要务谋局布阵,推动工作,使全街道经济、社会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亿元,增幅10.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0元,增幅6%。一、强二产,工业转型逬发新活力街道秉承工业领先,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坚持实施扩充增量、优化存量、消减低量战略,通把工业转型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以扩充总量为目标,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明确2+1(机电、纺织、新材料)主导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型、创新型、高附加值型特色项目的招引力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盯上去、快推进的要求,外抓招商引资,内抓项目促招商,突出抓好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全力引进建设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先后招引凹凸慢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东钢钢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深入实施521工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股改上市,坚持优化存量与提升增量并举,纺织有限公司启动机器换人计划,投资2000余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大幅降低管理成本,企业销售实现大幅增长。实施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对园区企业运行质态实行清单式排查,对低端产业、低效企业、僵尸企业,采取对外招标转让、重组并购、政府回购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推动现有低端产业转型发展。同时,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实施补链强链,实施精准帮办服务,对入驻工业集中区的108家企业优选30家进行重点扶持,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和完善产业链招商。2018年110月份,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26.43%,工业增值税3995.3万元,同比增长93.44%,工业用电第1页共5页量5531.75万度,同比增长12.01%。工业集中区成功通过省市中小企业创新示范基地验收。二、优一产,农业调整提升支撑力乡村振兴,根子在三农,街道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立五化思路。科学制定高效农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规划,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路,在引进新品和培育特色上求突破,坚持因地制宜、市场主导和富民增收的原则,围绕产业高效化、土地合作化、经营农场化、种养生态化、服务一体化的,统筹好调结构、壮龙头、强主体、重特色、促融合,突出主导项目,加快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促进特色农业竞相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建立农路基地。坚持组织引导和市场推动,围绕城市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果园为基础,科学设计农旅项目规划,合理支取大自然留下的家园红利,实施800亩优质果品采摘项目。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招引客商投资,打造农旅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采取资源共享、独立种养、合作营销的模式运营,吸引15个种植大户联合连片建设东南花卉苗木产业基地1500亩、南汤圩稻虾设施农业基地2000亩。坚持以生产绿色产品为定位,打造统一品牌,年产小龙虾300斤/亩,无公害稻米1100斤/亩,亩均产出12000元,纯收入5000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齐抓、多方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街道成立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牵头负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指导、重点工作和职责任务分解,统筹抓好土地流转、农业结构调整布局、选准发展项目等工作,重点推进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并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对上争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抓环保,绿色生态打牢发展力街道以263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改善环境质量这个目标,深入实施气、水、土、味等治理工程,着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生态污染突出问题,积极推动街道绿色生态发展。抓实燃煤锅炉整治。该街道在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宣传发动、抓好排查摸底和任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