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筑业发展若干意见一、发展目标做大做强建筑业,使其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用6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为建筑业大市。(一)创造500亿元产值,实现超常增长目标。到20XX年底,全市建筑业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跨入全省前10名,使我市迈入建筑业大市行列。(二)培育420家企业,实现倍增目标。到20XX年底,全市具有一级建筑资质的企业由目前5家发展到20家,二级建筑资质的企业由目前18家发展到100家,三级建筑资质的企业由目前127家发展到300家。(三)完成10亿元税收,实现翻两番目标。到20XX年底,全市建筑业年上缴税金达到1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例显著提高。(四)打造50万人建筑大军。到20XX年底,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进一步拉动就业,打造一支具有*特色品牌的建筑劳务大军。(五)构建良好发展格局。到20XX年底,市直建筑企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北票、凌源、建平、XX县区建筑业年产值均达到50亿元;*县、喀左县建筑业年产值分别达到40亿元;XX县区、开发区建筑业年产值分别达到35亿元。二、主要措施(一)加强政策支撑,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1.引进高资质企业。对外市和中、省直建筑特级企业到*落户实行优惠政策。在我市设立总部的外市和中、省直特级建筑业企业,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市政府按缴纳地方所得税额的50%给予补助。2.扶持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竞争,支持企业优化重组,培育设备采购、安装一体化和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在产业内部逐渐培育形成形式相对松散、合作绝对紧密的大型企业成集团。鼓励施工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条,联合组团开发,打造实力强大、管理先进、功能完备的企业航母。第1页共4页发挥其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促使建筑业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3.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充分利用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创办劳务分包企业,申办建筑劳务企业资质,带动劳动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要在行业管理、市场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对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的劳务分包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4.培养专业人才。实施建筑业人才培训、储备战略,培育建筑业人才队伍。通过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或委托培养、定向招生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储备1万名建筑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要在本地所属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等教学单位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对建筑业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劳务技能培训。引导建筑企业技术人员取得国家专业技术资格,提高管理水平。各县(市)区政府要对有培训农民工职能的教学单位给予资金补助,并在场地、师资、税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二)加强市场管理,促进建筑业做大做强。1.实行建筑业企业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对房建、交通、水利、钢铁、冶金、铁路、机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大建筑业概念。2.规范建筑业市场环境。加强外埠建筑业企业来我市投标、施工的管理工作。外省市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参与我市城乡建设,要在*设立子公司,进行工商、税务注册,逐步实现外埠企业属地化管理。同时,要对那些经营业绩突出、具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通过企业评先、工程创优等制度性措施对其给予奖励和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要依法整顿规范建筑业市场,严格执行市场准入与清出制度,坚决制止无序竞争的市场行为。要加强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稳定生产秩序。3.整合中小建筑企业。通过调整管理思路和政策导向,积极引导大多数企业走出“小而全”的发展误区,鼓励和扶持一大批以高、精、尖、特为经营目标的专业施工企业,形成规模第2页共4页可观、专业齐全、为总承包企业提供全方位配套施工的专业群体。鼓励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农村建筑队、个体业户组建劳务公司,鼓励专业施工队伍成建制地承揽工程。(三)加强整体服务,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1.为企业开辟外埠市场提供必要服务。考虑到建筑业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开辟外埠市场初期又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和障碍,各县(市)区政府、市行业相关部门要围绕企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