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农机化工作情况汇报XX县区农机化工作汇报XX县区人民政府(2011年9月14日)XX县区位于XX省最东部,东北部与陕西的吴起、志丹、XX县区接壤,距革命圣地延安190公里。全县总土地面积377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2万人。XX县区地处偏远山区,是国扶贫困县和XX省18个干旱困难县之一。XX县区是庆阳老区的核心县,是XX省的红色旅游大县。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在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全县的主导产业是红色旅游、草畜、石油。特别是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地下储油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储量8.6亿吨,是长庆油田在陇东的主产区。近年来,我县农机化工作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我们坚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规范实施,狠抓落实,使农机化事业得到稳步快速发展,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事业大发展、部门赢形象、政府得民心的显著成效。现就我县近年来1农机补贴项目、保护性耕作、培训推广、安全监管等工作作以汇报。一、主要工作(一)农机补贴项目。自2005年农机补贴项目开始实施至去年年底,省上共安排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5万元,累计拉动农民投资2554万元,补贴投放各类农业机械2703台件,受益农户达2452户。在项目带动下,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万千瓦,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1.5亿元,农机总动力第1页共5页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3.7万千瓦,拖拉机、配套农具总量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506台和888台。在项目带动下,许多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引进和推广。同时,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10年全县完成农机作业面积37.6万亩,其中机耕17.1万亩,机播16.5万亩,机收3万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30.4%,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购置补贴机具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一种自觉行为。今年省、市为我县安排的第一批项目资金240万元,已于6月底全部完成投资,共为221户群众补贴购置各类机具377台,带动农民投资566万元,项目总投资累计达到800万元。省上下达第二批项目资金180万元,现已完成补贴资金170万元,已经补贴投放各类机具1420台,有望在10月份完成工作任务。市列项目资金61万元已全部完成。(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从1999年开始,我县在市农机研究所、农机推广站的指导下,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零星的试验和示范工作。2001年我县在山庄乡雷圪崂村建立了200亩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点,成为全市率先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的县区之一。2002年、2003年,我县均被列为省列保护性耕作项目示XX县区。项目实施期间,主要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县实施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此后,我们以试验示范为基础,加大宣传力度和实施面积,加强检测记录,引进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使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完善,逐步深入人心,为我县群众所接受。今年,我县共设立200亩保护性耕作试点4个,其中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点2个。据统计,2004年至今,已累计建立示范点19个,示范面积0.57万亩,累计引进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170台,带动全县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6.4万亩。(三)推广、培训工作。近年来,我县围绕项目建设,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支撑,不断加大农机新机具推广和新技术培训力度,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上,我们结合县情实际、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和广大群众需求三方面因素,先后引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第2页共5页小麦膜侧种植技术、玉米宽膜双垄沟种植技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等先进农机化技术10多项,引进推广深松耕、播种、收获、饲草量加工、粮油加工等5大类20多个品种的先进农机具1200余台。其中,2007年引进农哈集团4yb—3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填补了当年市内空白;2010年从江苏XX市引进的灭茬旋耕机,填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