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01教育基础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古代小学教育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小朋友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近现代的小学教育1、1878年,张焕纶所开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2、19,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置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小朋友,同步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初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3、19,“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现代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种新阶段。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3、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的现实状况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停深化二、小学教育的特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也许性;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明显特性: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小朋友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学校管理的常用措施:行政管理措施、法律法规管理措施、经济管理措施、思想教育措施、数理记录措施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构成部分。学校重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四、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萌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重视实用技术。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初次提出“教育遵照自然”的原则昆体良:西方第一种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培根在16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初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夸美纽斯1632《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的开端,是“教育学之父”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赫尔巴特《一般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以“小朋友中心主义”著称。卢梭《爱弥儿》提出教育的关键是“归于自然”裴斯泰洛齐是第一种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代表作为《教育漫话》。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及其发展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主线特性。它具有如下三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故意识的社会活动。(2)是故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