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条款自我评价报告用表2.1.1.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门诊部负总责、【C】1.医院至少开展两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如电话、网络、现场等预约形式。2.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3.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1.预约诊疗制度;2.见1;3.见1。【B】符合“C”,并专家门诊、专科门诊、普通门诊、出院复诊均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见C级1,;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记录。【A】符合“B”,并有完善的出院复诊患者、慢性病患者预约服务管理,登记资料完整。见C级1;登记资料。首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存在问题: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改进措施:1.2.3.改进成效: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标准条款自我评价报告用表2.1.2.1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可操作流程,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门诊部负总责【C】1.有职能部门负责统一预约管理和协调工作。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3.有方便患者获取的门诊和预约服务公开的医疗信息。4.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变动出诊时间提前公告。5.医务人员熟知预约诊疗制度与流程。1.预约诊疗服务制度(或工作方案);2.预约流程(并入1);3.实地查看、各种公示;4.门诊出诊医师管理制度;变动出诊公示牌;5.现场提问。【B】符合“C”,并1.有信息化预约管理平台。2.有专人负责预约具体工作。3.对中长期预约号源有统一管理和协调。1.实地查看;2.实地查看;3.见预约诊疗管理制度,重要协调工作有记录。【A】符合“B”,并1.预约就诊比例呈逐步提高势态。2.对预约诊疗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预约工作。(门诊部)3.检验科、CT室、核磁室、动态心电等预约检查可分时间段预约,要有工作制度并实施考核。(相关科室、门诊部、医务科)1.预约比例登记分析;2.监管评价纪录。3.相关科室预约记录,制度,考核记录。首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存在问题: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改进措施:1.2.3.改进成效: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标准条款自我评价报告用表2.1.3.1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门诊部负总责【C】1.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具体措施。(门诊部)2.有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明示,相关医务人员知晓。(门诊部、考核办)1.相关制度。2..医院绩效考评分配方案。【B】符合“C”,并1.患者、医务人员对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满意程度的评价。(门诊部)2.社区对开设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需求的调研,合理配设医疗资源。(门诊部、机关门诊部)1.满意度调查;2.调研报告.【A】符合“B”,并1.职能部门对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评价,有持续改进措施成效评价的记录。(门诊部)2.患者评价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的满意程度。(门诊部)1.相关管理制度,实地查看,排班表;2.满意度调查。首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存在问题: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末次:内部审核(自我评价)结果::□【C】;□【B】符合“C”,并;□【A】符合“B”,并改进措施:1.2.3.改进成效:1.2.3.内部审核人:日期标准条款自我评价报告用表2.1.4.1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医务科负总责【C】(门诊部、医务科)1.有与上级对口支援医院开展预约转诊服务协议,有规范,有流程。2.有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协议,有规范,有流程。1.预约转诊工作制度,有工作规范和流程图;2.协议书;3.工作记录。【B】符合“C”,并1.有提高转诊质量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医务科)2.预约转诊患者可携带转诊全部病历资料。(医务科)3.预约转诊服务已经实施一年。(医务科)4.职能部门对预约转诊情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