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宜宾市翠屏区交通局二OO五年十一月宜宾市翠屏区“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单位:宜宾市翠屏区交通局项目负责人:李洪彬(局长)曾晓琴(副局长、工程师)规划总工程师:刘本孝(高级工程师)主要编制人员:刘本孝(高级工程师)曾晓琴(副局长、工程师)王鲁宜(科长、助理工程师)李全(助理工程师)张燕(助理工程师)参加人员:廖宗约(局党委副书记)肖光辉(副局长)胡树柏(线保办副主任)郑能治(交站办副主任)许才琛(科长)邓承刚(科长)二OO五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社会经济和交通现状第二章:“十五”交通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第三章:“十一五”交通运输的需求分析第四章:“十一五”交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第五章:交通建设用地及环境保护第六章:“十一五”交通建设投资分析第七章:实施目标的保障机制和规划评价第一章社会经济和交通现状1-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一、自然地理概况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川、滇、黔三省物资集散地,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距成都287公里,西至西昌470公里,南达昆明700公里,东距重庆27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3公里。全区国土面积1123.4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45%。翠屏区地形呈南北两冀高,中部低,总体呈由西向东倾斜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高。主要地貌有低山、丘陵、谷、河谷、平坝。辖区内三江环抱三山耸立、三塔鼎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是全市粮、油等农产品及水产品的集中产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属半湿润地区。跨东经104°24′至114°54′,北纬28°32′至29°02′。海拔最高为805.5米,最低为254.5米。境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全年无霜期346天,平均日照时数831小时,平均降水量1039毫米。二、行政区划及人口全区下辖10个镇、6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261个行政村,总人口77.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37万人,占总人口的46.76%;乡村人口41.40万人,占总人口的53.24%。1、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1696529.9亩,人均拥有土地面积2.181亩。其中:耕地647247.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15%,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83亩;林地28760.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园地412155.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29%;其他农用地332252.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58%;城市、村庄、工矿用地171662.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0.12%;交通用地4112.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24%;水利设施用地2886.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7%;未利用地23189.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7%;其它未利用地74264.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8%。2、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查明的矿藏达20余种,已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磷块岩、石灰岩、砖瓦粘土、白云岩、矿泉水等。其中煤炭保有储量约5.28亿吨,硫铁矿15.1亿吨,岩盐矿1000多万吨,天然气250多亿立方米,以及大量陶土、石英砂、砂金、石灰石等。建筑材料有高强度砂岩、河砂、砾石、石灰、粉煤灰等。3、水资源宜宾市翠屏区水域资源丰沛,境内有大小河流58条,总长度501公里,河网密度0.446公里/平方公里。翠屏区内三江五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2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0.9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000多万度。4、旅游资源翠屏区即古戎州城,历史悠久,处于较独特的历史地理区位和自然地理条件,从而孕育了丰富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境内的自然景观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富集,且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建设,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多级风景旅游体系:区内三江环绕、三山鼎立、三塔争雄、三楼竞辉、三园竞美,山青水秀,全国第二大森林公园紧靠城区,古庙寺院棋布,文物古迹丰富,是具有218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和对外开放旅游城市。区内重点旅游景点有全国第二大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公园、红色旅游景点---赵一曼纪念馆和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游玩之所一流杯池公园,及真武山古庙群,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等风景旅游区及建筑奇观—旋螺殿。四、经济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