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探索80后人才特征及其管理特点摘要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韩寒一代杀入文坛、“芙蓉姐姐”掀起网络狂潮、北大学生接连自杀、清华学子主动退学网络歌曲倍受推崇、“超级女生”异常火爆……一系列诧异和惊奇的事件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个年轻而又特殊的群体——“80后”。不管是历史车辙的推动,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80后”已经不可逆转的登上了职业的舞台,成为中国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已经或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正用年轻的冲劲和激情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生机,给企业储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但“80后”员工在社会的舞台上刚刚找到自己的坐标,正欲崭露头角之时,就要面对舆论给他们带来的沉重压力,“跨掉的一代”、“迷失的一代”、“不负责任的一代”……各种光怪陆离的帽子都扣在了“80后”的头上,不管是“80后”自己本身的原因,还是人们的误解和舆论的曲解,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们来说,“80后”员工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1.2研究目的通过研究使企业充分了解“80后”及其职场特征,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也让“80后”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进而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1.3研究方法本文以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以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为基准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80后”的性格特征及其职场行为表现,通过一定范围的资料和数据收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对“80后”员工管理的方法加以整理和评述,从而制定出“80后”员工管理的有效措施。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第二章“80后”员工概述2.1“80后”员工的定义“80后”这个概念一般公认为是由少年作家恭小兵首先提出的,2003年春天恭小兵在互联网上的天涯社区发表了“总结:关于80后”这样一个帖子,写了80年代出生的人的生活和心理,其中把这代人称为“80后”,该帖子引起了网民的普遍关注,随后“80后”这个词迅速流传并在网络中被高频率地使用,但“80后”这个概念的所指并不一致,一部分人把它作为80年代出生的少年作家的统称,也有一部分人把它作为对80年代出生的人的一种笼统的称呼。本文对“80后”员工的定义,特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1978以后)及80年代的前半期,年龄介于21~29岁之间的拥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企业中的年轻知识型员工[1[2]]。2.2“80后”员工的成长背景由于中国社会的改革变迁,“80后”拥有与以往人群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首先,计划生育政策造就“独生子女”一代。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中国社会出现了“独生子女”一代。许多大中城市的“8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受到疼爱,“小皇帝”、“掌上明珠”等成为这一代的代名词。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这一代人在物质享受方面得到比以往任何一代更大的满足。其次,改革后的教育体制培养“80后”的竟争意识。由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的负担逐渐转移到中国家庭中。国家公费、津贴已成为上个年代的词语。家庭承担起越来越沉重的教育费用负担,这使“80后”的思想完全异于以前上学接受国家补助的一代,“80后”没有知恩图报的深切体会;同时,考试选拔制度使在校成绩成为“80后”好坏的评价标准,他们成长于一个压力与竞争的环境,成绩是决定前程的唯一标准。他们意识到只有发奋读书,超越他人,才能得到荣誉与赞赏。再次,科技发展带来了大量信息与知识。电信、网络等科技的发展是“80后”现象形成的重大影响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科技发展,电脑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的生活,这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网络成为“80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0后”成长在一个知识、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新思想[2[3]]。12第3页共19页第2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9页2.3“80后”员工的特点及生存现状2.3.1“80后”员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