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1.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有关深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告知》(国办发[]5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有关深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行意见的告知》(闽政办[]12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原则》。一、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二、认真贯彻加强各项措施三、加强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原则》实行措施及测试的操作措施。意义: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原则,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原则》从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操作措施:水平一: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水平二: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水平三: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或50×8来回跑二选一、50米跑或立定跳远二选一、女坐位体前屈或仰卧起坐或握力三选一、男坐位体前屈或握力二选一。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如下为不合格。3.懂得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措施。体育课:早锻炼:早操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内容应选择广播操、慢跑、拉韧带、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等某些运动负荷不大的运动项目;早操的组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确定,一般采用班级、年级或全校的集体组织形式。大课间:时间为25-30分钟,内容有广播操、素质操、器械操、游戏、武术、跑步、舞蹈等多种项目,运动负荷不适宜过大,以到达积极休息为目的;组织同上。4.理解影响运动爱好形成的原因以及运动爱好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概念: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形成的原因:①运动需要的满足。②既有的运动技能水平。③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应性④成功体验的获得。⑤融洽的师生关系。学习效果的重要性:①强大的动力作用。②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③最终实现终身体育。5.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性;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一样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变化特性:①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②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和无意识性过度。③运动程序的作用。④运动技能的自动化。⑤能量消耗的节省化。⑥观测错误能力的逐渐提高。特点:①掌握局部动作阶段(泛化阶段)②初步掌握完整的动作阶段(分化阶段)③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巩固阶段)④自动化阶段。迁移: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措施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现象:迁移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广泛的现象,①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②教材教法、比赛规则和情感态度的迁移。体育教学有着特殊的规律性,迁移的教学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其规律性是教师实行教学所充足运用的重要手段,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①在开始阶段懂得学生获得最大的迁移。②后期即运动模式习得阶段,鼓励练习者从某些相似的技能中迁移学习。③应强调对未来也许的迁移。④指出技能间的相似性。⑤指出技能间的认识原因方面的相似性。⑥使用语言线索来引导迁移的产生。⑦运动技能迁移量。⑧基本运动能力无迁移。6.掌握看待不一样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方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原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措施。优等生:①提出更高的规定,安排某些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②可以安排某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辅助指导。一般生:①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鼓励他们改善学习的措施。②提高学习效率,争取更大的进步,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后进生: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争取的每一点进步都应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学习成功感和爱好。②要让他们认识到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