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细节习惯性违章行为教案培训课题井下常见细节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表现形式、危害、安全要求。培训目的通过班中培训,让作业人员知道在井下作业时有哪些是细节习惯性违章行为,这些违章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危害,危害会怎么发生,谁会受到伤害。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内容一、塞车木的使用。表现形式:停车时不使用塞车木;使用连环、插销、石块等代替;塞车木不符合安全要求;塞车木塞车方位不正确。危害:可能发生意外跑车;手工除渣时车辆移动对除渣人员产生伤害;不使用专用塞车木掐伤手指等。安全要求:1、随车配备专用塞车木两块;2、车辆停稳,垫好塞车木;3、车辆应停放在平整路面;4、严禁使用矿石,其它物品替代。二、设备搬迁。表现形式:不提前申办作业票证;不制定搬迁详细方案;不落实专项安全措施。危害: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设备损坏。安全要求:1、提前申办作业票证;2、根据不同设备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3、查看搬迁路线,确定搬运方法;4、落实相关专项安全措施;5、专人过程安全监护。三、抢风打锚桩。表现形式:放炮后30分钟内进入作业面;作业前不加强通风;不洒水除尘;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危害:可能引起炮烟中毒;发生昏风;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不利于身体健康;视线不清不利于隐患辨识与排除。安全要求:1、放炮后30分钟以后进入作业面;2、加强作业面通风,机械通风,高压辅助通风等;3、洒水除尘;4、顶帮安全隐患检查及清理正常。四、拆架溜槽。表现形式:劳保用品穿戴不整齐;没有相互配合意识;枕木传递采用抛掷;撬紧撬棍时只用一只手,疏忽大意。危害:撬紧撬棍反弹伤人;枕木传递时砸伤手脚;劳保穿戴不整齐,不小心碰伤、擦伤等。安全要求:1、穿戴好劳保(工作服、安全帽、手套);2、松动撬紧撬棍时应双手紧握撬棍,慢慢松开,脚要站稳,保持身体平衡;3、枕木传递不能采用抛掷,应一块一块传递。五、电耙稳固。表现形式:不使用专用锚桩(如自制锚桩);锚桩眼方向、方位不符合安全要求;电耙位置不正确;稳固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二转电耙不使用防后移木支撑。危害:可能发生机械伤害;设备损坏。安全要求:1、每班作业前检查电耙的稳固情况;2、使用专用锚桩稳固;3、电耙重载导向、溜槽、切割中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4、稳固锚桩眼的眼孔轴向和稳固钢丝绳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应保持夹角;5、钢丝绳应稳在锚桩上,不能只挂在锚桩钩子上;6、锚桩眼不能打在矿石和页岩交界处和松岩上;7、稳固锚桩的方位应确保电耙受力时,保持电耙平衡,不上下、左右移动;8、二转电耙应打好防后移木支撑。六、破碎矿石。表现形式:不戴防护眼镜;不通知周边人员避让。危害:飞石击伤眼睛;飞石击伤周围其他人员。安全要求:1、戴好防护眼镜;2、周围人员退到10m以外避让。七、下眼扶钎。表现形式:不清洗、清撬掌子面;全风开眼子;戴手套扶钎子;站在钎杆两侧、下方;打干眼、残眼。危害:断钎伤人;浮石冒落伤人;粉尘危害;残药异爆;高压风管脱落伤人。安全要求:1、不准全风开门子;2、不准在松岩上打眼;3、不要全身压在钻机上;4、不准在钻杆下穿行;5、不准打干眼子;6;不准打残眼子;7、扶钎工不要戴手套扶钎;8、作业前爆破工必须做好盲炮、残炮检查,按照要求正确处理;9、连接风水管时,应先关闭风源、水源;10、钎杆被卡住时,不准用钎杆、锤子等物体敲打或摇机松动,应用扳手、管钳扳动,或开机退出,以防损坏机械或震动岩石脱落伤人。11、清洗炮孔时,所有人员不准站在排渣方向,以防飞石伤人;12、禁止钎杆两侧站人,骑跨气腿或将腿伸入气腿下面。八、打磨工件。表现形式:不戴防护眼镜;打磨太大、太小工件;打磨时用力过大,用力不均匀。危害:碎屑飞溅伤人;砂轮片破碎伤人。安全要求:1、不得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片;2、不得在砂轮片的侧面打磨工件;3、不得用砂轮机打磨软金属、非金属以及大工件;4、使用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5、砂轮片破损,严禁使用;6、砂轮片的有效半径只有原半径的1/3时必须更换。九、人工推车。表现形式:放飞车;埋头推车;骑乘矿车;停车不使用塞车木;遇弯道、行人不发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