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人:课题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分2个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地理环境存在地域分异且呈现一定得规律性,各自然带及其成因;2.能够运用不同的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了解自然环境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地域存在差异;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重、难点1.高、中、低纬三大地域分异规律。2.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讲课类型课堂讲授型教学方法通过对诗歌、图片、自然带分布图的分析去讲述,探究法教学过程:环节方法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全球性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差异性的体现{区域性地域分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水热组合{气候差异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导入(5分钟)讲述差异性的概况(10分钟)通过诗歌图片感性认识差异性转承引出差异性的体现板书解说强调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歌,大家通过诗歌的内容,看看能不能听出诗人写的是什么地方或写的是什么事物?(请同学朗读《敕勒歌》;白居易的《忆江南》;王维的《相思》;白居易的《游大林寺》)答:《刺勒歌》写的是甘肃、内蒙一带的草原风光。《忆江南》写的是江南风景。《相思》写的是红豆(相思豆)生在南方。《游大林寺》写到山上的气候与山下的不一样。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诗歌就猜到诗人写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各地的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强调差异的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方面我们可以从全球性的范围去划分,小的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个区域去划分。(边讲边板书)(联系五带的划分、一月七月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差异;联系刚才读过的诗句:南方炎热北方寒冷、同一纬度内陆和沿海风景的差别、山上山下风景各异来说明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因素)1、区域性地域分异其实是指陆地上的环境地域分异。2、要分清海陆分异和海陆位置导致的分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陆分异是从全球性地域分异来讲的,规模较大。海陆位置导致的差异是讲陆地上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规模较小,以及山地气候变化规律等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请同学每朗读一首诗歌后回答诗歌中所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观——分别是内蒙古草原、江南美景、南方红豆、山寺景色在书本上把普遍存在几字划上重点符号。环节方法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自然带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讲述自然带的形成讲述自然带的命名(10分钟)讲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5分钟)边讲边板书过渡板书强调过渡板书引入板书观察活动首先我们先来认识自然带的形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水热组合的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植被和土壤,如《相思》这首诗里写到的红豆就只能生长在南方。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共同形成了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书本70页就有一个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我们一眼看上去感觉颜色花花绿绿都不知如何看起。学习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要学会找规律。我们先来讲一下自然带的命名。自然带的命名:(以人的姓名作类比,热带雨林带作例子)温度带+植被+带1自然带名称的写法和气候带、植被的写法上的不同。(以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为例)2荒漠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