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场除臭技术研究分析摘要:如今各种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各城市的环境也遭受到了很严重的威胁,以至于难闻的气味随处都能问道,给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不好影响。所以,我国各城市加强了环卫工程除臭技术的应用,以此来还给人们一个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在环卫工程中,难闻的气味更是充斥在环卫工作者的身边,为了能减轻环卫工作者的负担,让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环卫工程中的除臭技术更要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本文通过对生活垃圾场中除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仅供相关人士参考。关键词:生活垃圾场;除臭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数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由于卫生填埋方式具有填埋结构简单、操作管理相对简单、施工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卫生填埋是国内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垃圾卫生场恶臭污染逐渐成为公众投诉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一、概述1、恶臭气体的产生及其主要成分生活垃圾场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及其渗出液。恶臭气体的产生与垃圾成分有关,垃圾成分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生活水平、食品结构有关,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以有机物为主(占50%~90%不等),其中厨余垃圾占40%~70%。卫生填埋是一种厌氧填埋,在厌氧状态下微生物把有机物降解为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的填埋气体和水,其中填埋气体除了大部分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外,还含有少量的恶臭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以及少量甲硫醇等;生活垃圾渗出液有强烈气味的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气体,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无色无味的甲烷。恶臭气体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1)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等;(2)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吲哚等;(3)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氯卤代烃等;(4)炔类及芳香炔;(5)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等。2、恶臭的危害恶臭刺激人们的嗅觉感官,在恶臭的影响下,会妨害人们的生活、劳动、工作、学习和休息[4],因而恶臭成为公众投诉填埋场的主要原因,恶臭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填埋场除臭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二、生活垃圾场除臭技术分析现今,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废气产生场所的垃圾废气除臭措施与除臭技术主要针对集中排放的恶臭物质,根据废气物质成分与释放的差异的废气处理方式分为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降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电晕法、生物法等10种,妥善解决垃圾填埋场的恶臭问题。1、吸附法垃圾恶臭废气的吸附剂以活性炭居多。由于吸附剂往往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因而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能脱除痕量物质,但吸附容量一般不高(约40%,甚至更低)。一般活性炭脱臭多用于复合恶臭处理的末级净化。吸附法还常常与其他净化方法(吸收、冷凝、催化燃烧)联合使用。缺点是废气处理设备体积大,流程复杂,当垃圾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他杂质时,吸附剂易失效。2、吸收法吸收法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气态污染物的方法。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适当的吸收剂从废气中选择性地去除气态污染物以消除污染。这种方法高效、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费用低,广泛应用于气态污染控制中。缺点是需对吸收后的液体进行处理,设备易受腐蚀。3、燃烧法对于有毒、有害、不需回收的恶臭废气的处理,常用燃烧法。催化燃烧法是利用催化剂使有害气体在更低的温度下(300~450)氧化分解,从而节省燃料。该法适合处理流量大、污染物浓度低的废气,而且具有效率高、压降小、其废气处理设备体积小、造价低、分解产物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不产生氮氧化物。缺点是催化剂价格较高,且要求废气中不含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成分。4、冷凝法通过降低饱和VOCs气体的温度,使VOCs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冷凝法往往与吸附、燃烧和其他废气净化处理手段联合使用,以回收有价值的产品。5、膜分离法利用膜对废气和空气的选择透过性使废气净化。根据膜构成的不同,分为固膜分离和液膜分离2种。液膜分离技术可...